金融消费者信用权新论
发布时间:2021-07-13 03:26
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应与金融消费者八大权能共同构成金融消费者权益体系。金融消费者信用评价不同于一般信用评价,是针对金融信用能力的专业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用权具有强财产性的本质属性和弱人格性的内在逻辑。强财产属性具有客观性、相对无形性、变化独占性、相对支配性等特征。人格和谐性发展是自然法则的内在要求,而信用又是人格和谐性的内在客观要求,人格和谐性在空间维度的扩充形成区域和谐,决定了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的扩大化。从立案层面应将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类型化,并对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保护给予适度的倾斜。此外应规范金融机构,使之具有更为严格的善良人保管义务,同时加重金融机构在金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责任。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客体的新解读
(一)多视野理解下的金融消费者信用权概念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评价的三大特征
三、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的本质属性、内在逻辑
(一)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具有强财产性的本质属性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具有弱人格性的内在逻辑
四、权利类型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理论构架
(一)金融消费者信用权、自然人信用权与普通信用权
1.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自然人信用权
2.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普通信用权
(二)金融信用体系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1.商业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2.金融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3.银行信用、保险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三)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体系构建:重在金融机构职责
1.构建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保障体系
2.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金融机构信用权运行机制不同
3.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金融机构信用权不同保护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原理探析[J]. 李林芳,徐亚文. 学习与实践. 2019(11)
[2]商事信用权的理论结构与法律塑造:以公司为例[J]. 刘训智.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5A模型初探——以骆驼评级为启示[J]. 贾曼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2)
[4]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课题组,姜威,董宝茹. 征信. 2013(07)
[5]从社会建构论自我观看自我和谐的内容和途径[J]. 刘高岑. 哲学动态. 2013(04)
[6]货币政策、信贷歧视与企业间商业信用[J]. 刘飞.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03)
[7]征信中个人信用权保护比较研究——以美国和欧盟为例[J]. 梁青. 研究生法学. 2012(04)
[8]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 温世扬. 现代法学. 2012(04)
[9]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江苏经验[J].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孙工声,黄向庆. 金融发展评论. 2012(03)
[10]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 陆正飞,杨德明. 管理世界. 2011(04)
博士论文
[1]个人金融信息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 邵朱励.安徽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1240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客体的新解读
(一)多视野理解下的金融消费者信用权概念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评价的三大特征
三、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的本质属性、内在逻辑
(一)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具有强财产性的本质属性
(二)金融消费者信用权具有弱人格性的内在逻辑
四、权利类型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理论构架
(一)金融消费者信用权、自然人信用权与普通信用权
1.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自然人信用权
2.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普通信用权
(二)金融信用体系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1.商业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2.金融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3.银行信用、保险信用与金融消费者信用权
(三)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体系构建:重在金融机构职责
1.构建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保障体系
2.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金融机构信用权运行机制不同
3.金融消费者信用权与金融机构信用权不同保护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原理探析[J]. 李林芳,徐亚文. 学习与实践. 2019(11)
[2]商事信用权的理论结构与法律塑造:以公司为例[J]. 刘训智.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5A模型初探——以骆驼评级为启示[J]. 贾曼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2)
[4]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课题组,姜威,董宝茹. 征信. 2013(07)
[5]从社会建构论自我观看自我和谐的内容和途径[J]. 刘高岑. 哲学动态. 2013(04)
[6]货币政策、信贷歧视与企业间商业信用[J]. 刘飞.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03)
[7]征信中个人信用权保护比较研究——以美国和欧盟为例[J]. 梁青. 研究生法学. 2012(04)
[8]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 温世扬. 现代法学. 2012(04)
[9]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江苏经验[J].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孙工声,黄向庆. 金融发展评论. 2012(03)
[10]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 陆正飞,杨德明. 管理世界. 2011(04)
博士论文
[1]个人金融信息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 邵朱励.安徽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1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28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