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棘轮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09:13
本文使用含有棘轮效应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2005年3月至2018年10月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对港币货币替代程度进行分析,并与美元在香港的替代效应进行对比,发现人民币在香港虽然仍为次要货币,但人民币货币替代已在当地出现类似成熟国际货币的棘轮效应,且主要为交易媒介职能上的货币替代,交易网络的惯性将有助于人民币货币替代程度的持续推进。棘轮效应的形成是以香港与内地活跃的经济活动为市场基础,同时依靠两地政府积极推行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政策。因此建议继续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用棘轮效应扩大人民币交易网络,利用新技术降低人民币境外交易成本,增强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服务能力,全方位提高人民币货币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和美元存款占外币存款总额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币国际化与拉美作为对象区域的考察[J]. 柴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4)
本文编号:3289285
【文章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和美元存款占外币存款总额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币国际化与拉美作为对象区域的考察[J]. 柴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4)
本文编号:3289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28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