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07:56
  近年来行为金融已经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非理性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将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博彩偏好应用于股票市场投资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目前相对较少。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以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博彩偏好为研究主线,探讨了股票市场上与博彩行为相关的金融异象以及成因。首先本文采用了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方法检验了“特质波动率之谜”和“最大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存在性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极差和特质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价格极差和换手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历史最大日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的负向关系,即“最大效应”。特质波动率、特质偏度不能解释“最大效应”,反而最大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特质波动率之谜”和“最大效应”这两种金融异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投资者的博彩偏好,即投资者对于彩票型回报的股票的过度追逐导致了其收益为负。其次本文在研究“特质波动率之谜”和“最大效应”两种金融异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识别彩票型股票的指标,即用低价、高历史最大日收益率、高特质波动率...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1.4 文章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2章 行为金融理论基础
    2.1 沉没成本谬误理论
    2.2 前景理论
        2.2.1 个人风险决策过程
        2.2.2 价值函数
        2.2.3 决策权重函数
        2.2.4 累积前景理论
第3章 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3.1 变量说明
    3.2 特质波动率之谜
        3.2.1 价格极差对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影响
        3.2.2 特质偏度对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影响
    3.3 “最大效应”
        3.3.1 “最大效应” 的存在性检验
        3.3.2 稳健性检验
        3.3.3 横截面回归
    3.4 博彩偏好的实证研究
        3.4.1 彩票型股票识别指标的选取
        3.4.2 个股归属分析及各类股票的收益表现
        3.4.3 博彩偏好的影响因素
第4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性
    4.1 本文的研究结论
    4.2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市波动率异象的存在性、持续性和差异性[J]. 王志强,吴风博,黄芬红.  财经问题研究. 2014(09)
[2]投资偏好与“特质波动率之谜”——以中国股票市场A股为研究对象[J]. 刘维奇,邢红卫,张信东.  中国管理科学. 2014(08)
[3]彩票类股票交易行为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 郑振龙,孙清泉.  经济研究. 2013 (05)
[4]特质偏度是否被定价?[J]. 郑振龙,王磊,王路跖.  管理科学学报. 2013(05)
[5]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对中国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J]. 左浩苗,郑鸣,张翼.  世界经济. 2011(05)
[6]公司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中国股市投机行为研究[J]. 徐小君.  经济管理. 2010(12)
[7]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研究[J]. 杨华蔚,韩立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硕士论文
[1]股票投资者的赌博偏好研究[D]. 王蕾.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1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1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