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的中国价值及法律因应
发布时间:2021-08-10 05:40
打破政府兜底,实现金融机构自救,是降低金融业道德风险以及预防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变革中最具创新性的举措之一,能否在我国发挥作用?通过分析"政府救助"的局限及其变化,解读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的立法逻辑及功能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在我国不仅能避免道德风险,维持金融机构持续经营价值,重新分配破产损失,加强市场约束,加强跨境金融集团可处置性,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调整金融市场结构,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如未来我国选择为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立法,建议在借鉴国际立法实践的基础上,优化自救机制的上诉程序,赋予债权人附条件的查阅权与质询权,赋予处置当局处置优先的权力,以及有条件地承认他国的处置安排。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不良贷款余额总额(2015-2018年)(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银行“自救”机制中债权保障的失衡与应对[J]. 郭华春.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2]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自救计划及适用困境——以债权人利益让渡为核心[J]. 张继红. 海峡法学. 2015(03)
[3]自救债的法律问题述评[J]. 颜苏.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9)
[4]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债的法律问题[J]. 周仲飞. 现代法学. 2015(02)
[5]商业银行自救债的法律问题:理念、原则和要素[J]. 尹亭. 商业研究. 2013(12)
[6]巴塞尔委员会自救债国际标准:问题和启示[J]. 尹亭. 金融发展研究. 2013(08)
博士论文
[1]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 郭金良.辽宁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33576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不良贷款余额总额(2015-2018年)(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银行“自救”机制中债权保障的失衡与应对[J]. 郭华春.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2]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自救计划及适用困境——以债权人利益让渡为核心[J]. 张继红. 海峡法学. 2015(03)
[3]自救债的法律问题述评[J]. 颜苏.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9)
[4]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债的法律问题[J]. 周仲飞. 现代法学. 2015(02)
[5]商业银行自救债的法律问题:理念、原则和要素[J]. 尹亭. 商业研究. 2013(12)
[6]巴塞尔委员会自救债国际标准:问题和启示[J]. 尹亭. 金融发展研究. 2013(08)
博士论文
[1]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 郭金良.辽宁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33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3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