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FA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对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货币政策从具体制定到传导生效,过程是十分复杂多样的,这也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现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愈发重要,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面临的世界形势也愈发复杂,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才能达到最优效果,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研究背景一节中介绍了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之后两小节主要阐述了我国现如今面临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以及对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需求,同时也介绍了国内与国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程和现有成果,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的基础理论。先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理顺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其次主要介绍了各传导渠道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为基于FAVAR对各传导渠道传导效果的实证研究。选取80个宏观经济变量,采用FAVAR模型对其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计72个月度数据进行建模,分别对利率,货币供应,股票价格,银行信贷四大主要渠道进行实证研究。第四章为对比分析。根据第三章中的模型结果,对比分析利率,货币供应,股票价格,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两个方面的影响效果。第五章为货币传导渠道有效性分析和政策建议,综合第四章中对经济和物价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各个传导渠道的作用效果以及在传导过程中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对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原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未完成以及银行内部管理体制的落后;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尚未形成,股票市场没有形成良好投资氛围,且我国金融市场规模较小无法发挥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对宏观经济没有显著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机制效果明显,其中银行信贷机制传导效果更优,目前是我国主要的传导渠道。根据模型结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和优化传导渠道的建议,主要有: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由“需求”向“供给”转变,积极配合响应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FA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4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3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14-15
- 第2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15-20
- 2.1 货币政策传导要素15-16
- 2.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16-20
- 2.2.1 利率传导渠道理论16-17
- 2.2.2 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理论17
- 2.2.3 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理论17-18
- 2.2.4 信贷传导渠道理论18-20
- 第3章 基于FAVAR模型的传导渠道有效性研究20-41
- 3.1 FAVAR模型概述20-22
- 3.1.1 FAVAR模型的提出20
- 3.1.2 FAVAR模型20-22
- 3.2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22
- 3.3 利率传导渠道的实证研究22-27
- 3.4 货币供应量渠道的实证研究27-31
- 3.5 资产价格渠道实证研究31-36
- 3.6 银行信贷渠道实证研究36-41
- 第4章 对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41-45
- 4.1 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对比分析41-43
- 4.1.1 利率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1
- 4.1.2 货币供应量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1-42
- 4.1.3 股票价格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2
- 4.1.4 银行贷款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2
- 4.1.5 小结42-43
- 4.2 对物价稳定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43-45
- 4.2.1 利率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3
- 4.2.2 货币供应量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3
- 4.2.3 股票价格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3-44
- 4.2.4 银行贷款渠道作用效果分析44
- 4.2.5 小结44-45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与政策建议45-50
- 5.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45-47
- 5.1.1 利率传导渠道45
- 5.1.2 股票价格传导渠道45-46
- 5.1.3 银行贷款传导渠道46
- 5.1.4 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46-47
- 5.2 政策建议47-50
- 5.2.1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47-48
- 5.2.2 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48-49
- 5.2.3 “需求”向“供给”转变,推进供给侧改革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宇;朱海波;;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角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2 孙晶;;我国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渠道及其效应观察[J];改革;2010年11期
3 郑冰;;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4 张贺;盛方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5 张曙光;疏通传导渠道 改善金融结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6 王世军;;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传导渠道分析[J];新会计;2012年04期
7 刘慧悦;刘金全;张小宇;;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检验与识别[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8 高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为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1年01期
9 朱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德比较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10 付一婷;;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及有效性检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于力;调控手法多样化 传导渠道待通畅[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博士 赵中伟;谨慎看待资产价格这柄“双刃剑”[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中期研究院宏观策略高级研究员 李莉;欧洲央行宽松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N];中国黄金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心武 潘晓娟 李祥;提防次贷危机的8大“冲击波”[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忱;当前我国需要全面降准吗?[N];经济日报;2014年
6 记者 孙慧平;央行定向降准再发力[N];期货日报;2014年
7 温源;央行定向降准对准了谁?[N];光明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郭钇杉;央行再度定向降准意在提振实体经济[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9 巴曙松;看到危险,更要看到机遇[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星;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红;逆周期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欢;中国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效应识别与比较[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倩怡;基于FA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玮瑜;我国货币渠道传导效果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梁s,
本文编号:333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