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状态网络的银行风险传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4:12
银行风险传导研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防范的重点.文献中主要研究静态银行网络拓扑结构和银行系统性风险量化,较少考虑银行网络之间的状态转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时变状态网络模型.根据模型,首先用kmeans方法对各个时间段的银行网络分类,然后通过有向最小生成树(DMST, directed minimum spanning tree)分析每一类银行网络的拓扑结构,最后联合利用平面最大过滤图(PMFG, planar maximally filtered graph)方法构建时变银行状态网络,该网络可用作银行风险源头的寻找和传导时变性分析.利用时变状态网络模型研究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到2019第一季度同业拆借数据.结果表明,银行状态网络之间的短期连续跳跃性可有效描述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出现了两个状态间的短期跳跃,从2013年"钱荒"到2015年的股灾阶段,先后出现了四个状态间的短期跳跃.同时,各个有向银行状态网络的出度和传染效应成正比,入度和银行面临风险的稳健程度成反比.时序的银行状态网络具有记忆性特征,这可以为央行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行业跨境联系的测度与分析——兼论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J]. 陈梦根,赵雨涵. 经济研究. 2019(04)
[2]中国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动态演化研究[J]. 范宏,郑阳,杨明明. 系统工程. 2019(01)
[3]基于经济金融关联网络的中国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 李政,刘淇,梁琪. 统计研究. 2019(02)
[4]商业银行尾部风险网络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J]. 蒋海,张锦意. 财贸经济. 2018(08)
[5]机构关联、网络结构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基于VAR-NETWORK模型的实证分析[J]. 胡利琴,胡蝶,彭红枫. 国际金融研究. 2018(06)
[6]基于转移熵的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实证研究[J]. 李智,牛晓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极端金融事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析——以中国银行部门为例[J]. 唐文进,苏帆. 经济研究. 2017(04)
[8]系统性风险、网络传染与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评估[J]. 邓向荣,曹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9]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J].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1)
[10]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模型构建及稳定性[J]. 李守伟,何建敏,庄亚明,施亚明. 系统工程. 2010(05)
本文编号:3677183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行业跨境联系的测度与分析——兼论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J]. 陈梦根,赵雨涵. 经济研究. 2019(04)
[2]中国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动态演化研究[J]. 范宏,郑阳,杨明明. 系统工程. 2019(01)
[3]基于经济金融关联网络的中国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 李政,刘淇,梁琪. 统计研究. 2019(02)
[4]商业银行尾部风险网络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J]. 蒋海,张锦意. 财贸经济. 2018(08)
[5]机构关联、网络结构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基于VAR-NETWORK模型的实证分析[J]. 胡利琴,胡蝶,彭红枫. 国际金融研究. 2018(06)
[6]基于转移熵的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实证研究[J]. 李智,牛晓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极端金融事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析——以中国银行部门为例[J]. 唐文进,苏帆. 经济研究. 2017(04)
[8]系统性风险、网络传染与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评估[J]. 邓向荣,曹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9]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J].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1)
[10]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模型构建及稳定性[J]. 李守伟,何建敏,庄亚明,施亚明. 系统工程. 2010(05)
本文编号:3677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67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