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中大跨空间结构主要破坏模式及数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1 10:22
本文关键词:芦山地震中大跨空间结构主要破坏模式及数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芦山地震 大跨空间结构 地震破坏 数值模拟 地震损伤
【摘要】: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和21人失踪,经济损失亦极其巨大。此次地震中一些大跨空间钢结构发生较显著的破坏,这是与以往历次震害最大的不同之处。文中总结了芦山体育馆和芦山中学体育馆这两个大跨空间钢结构在此次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的主要部位和典型的破坏模式,并分析造成这些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芦山县体育馆进行现场实测,并与震害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扭转现象。以芦山县中学体育馆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地震下的破坏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际震害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跨空间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大跨空间结构 地震破坏 数值模拟 地震损伤
【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3B12,2013A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13,51278152)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419023)
【分类号】:TU312.3
【正文快照】: 引言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0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即汶川地震后又一次检验了各种类型建筑的抗震安全性。与以往历次震害相比,此次地震中大跨空间结构破坏较严重。崔鸿超[1]依据大量的震害调查,综合论述了各种结构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炳生;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及启示[J];建筑结构;2000年09期
2 崔鸿超;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害综述[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1期
3 刘洪波;谢礼立;邵永松;;钢框架结构的震害及其原因[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王洁茹;;高层结构抗震的概念优化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肖亚明;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董立峰;;SRC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倒塌机构的比较[J];河南建材;2007年03期
4 邵永松;暴伟;;铸钢件连接钢框架梁柱节点初始转动刚度计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5 陈永;沈彩文;周法献;石荣s,
本文编号:101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1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