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建筑工程设计评标决策模型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6:12

  本文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评标决策模型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设计企业 层次分析法 评标指标 评价模型


【摘要】:近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筑工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支撑了城市的建设、发展与壮大。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与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招投标领域的实践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的相关制度与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工程设计队伍也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由于我国国情,工程设计还存在着非独立性、半市场化、弱服务性等特点,一些设计企业诚信严重缺失,一些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本文从制度、行业和业主方面分析了国内工程设计招投标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方主体的应对策略,比如,政府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行业协会应真正发挥功能作用,形成行业自律;业主应从设计企业的技术服务的特点出发,优选设计企业为业主服务。通过阅读与整理大量文献和资料,初步分析筛选出设计企业的评标指标,然后依据专家意见对初步筛选出的指标补充和第二轮筛选,最后考虑工程经验和逆向选择应对策略,筛选确定最终的评标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标指标的权重计算。依据专家咨询意见建立两两判断矩阵,然后利用Excel软件计算,进行快速计算多位专家的各自权重,确定各个评标指标的最终权重。将评价指标分为两部分: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运用单项指标评价法,主观指标则运用专家经验打分法。设定好指标的赋值准则,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用于设计企业的选择。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工程设计企业 层次分析法 评标指标 评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23.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背景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1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方法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2
  • 1.3.2 本研究的创新点12
  • 1.4 技术路线12-14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14-26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综述14-16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14-15
  • 2.1.2 非对称信息下的契约关系15-16
  • 2.2 非对称信息下设计的逆向选择16-20
  • 2.2.1 设计业务(国外)的获取16-17
  • 2.2.2 设计方面的逆向选择17-18
  • 2.2.3 国内设计逆向选择的研究18-20
  • 2.3 博弈理论研究综述20-22
  • 2.3.1 国外博弈论的研究20-21
  • 2.3.2 国内博弈论的研究21
  • 2.3.3 博弈论的基本模型21-22
  • 2.4 多目标决策的权重确定方法综述22-24
  • 2.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现状研究22-23
  • 2.4.2 主观、客观赋权法优缺点比较23
  • 2.4.3 常用确定权重方法23-24
  • 2.5 借鉴与启示24-26
  • 第3章 设计企业逆向选择的分析与对策研究26-32
  • 3.1 设计企业招标时逆向选择问题的分析26-28
  • 3.1.1 制度方面的分析26
  • 3.1.2 行业方面的分析26
  • 3.1.3 业主方面的分析26-28
  • 3.2 政府在招标阶段对设计企业逆向选择的对策研究28-29
  • 3.2.1 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28-29
  • 3.2.2 信用评价体系29
  • 3.2.3 法律法规29
  • 3.3 设计行业对设计企业逆向选择的对策研究29
  • 3.4 业主对设计企业逆向选择的对策研究29-31
  • 3.4.1 前期一些准备工作30
  • 3.4.2 重视设计企业的设计服务能力的选择30
  • 3.4.3 实行科学决策,控制招标费用30
  • 3.4.4 公正科学的评标指标和评标方法30-31
  • 3.5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计企业评标决策模型的构建32-66
  • 4.1 评标决策模型指标的构建32-48
  • 4.1.1 评标指标选择的原则32-33
  • 4.1.2 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指标初选33
  • 4.1.3 评标指标第一轮选择调整33-34
  • 4.1.4 评标指标第二轮选择调整34-44
  • 4.1.5 指标内涵的界定44-48
  • 4.2 评标决策模型评价方法的选择48-51
  • 4.2.1 常用方法的特点分析48-50
  • 4.2.2 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及方法选择50-51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1-59
  • 4.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51-56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56-59
  • 4.4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赋值59-65
  • 4.4.1 评价指标的量化59-62
  • 4.4.2 选择设计企业的评价方法62-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案例分析66-73
  • 5.1 案例介绍66-67
  • 5.2 案例分析67-71
  • 5.2.1 定量指标赋值67-70
  • 5.2.2 定性指标取值70-71
  • 5.3 设计企业评分排名71-72
  • 5.4 小结72-73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Ⅰ 设计企业评标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表79-81
  • 附录Ⅱ 设计企业评标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81-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滨,张敏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系统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隋学深,高长元;层次分析法在通信企业考评运营指标中的应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吕跃进,覃菊莹;层次分析法建模中的结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2期

4 魏仁干,李敏;层次分析法在汽车零部件客户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5 孙冬,宋娜娜,刘巍;基于层次分析法解决消费者购车问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吴哲敏;梁海霞;;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厌学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1期

7 沈剑;吕文元;;层次分析法在大型医疗设备选购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7年02期

8 杨振华;郝金鹏;;横糊层次分析法在设备采购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03期

9 陈营;汪玉春;吴迪华;吴娜;刘道杰;;层次分析法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中外能源;2009年01期

10 陈正雄;李冬梅;;层次分析法在风险识别及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平;孙宏才;徐关尧;;关于AHP与ANP的比较和分析[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式容;;层次分析法在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陈会祥;黄德寅;张倩;;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菊花;;浅谈层次分析法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林鹏程;;层次分析法在设备评标过程中的应用[A];上海空港(第5辑)[C];2007年

7 骆正清;;基于聚类与合并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8 王铁成;李新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陈孝文;;层次分析法在比质比价采购中的应用研究[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靳文生;郝世强;;层次分析法在应对整车项目研发风险中的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晓峰;层次分析法在石油企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究[N];中国会计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蔚冰;中国总部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嘉木;能源企业绿色指数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琳;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石油贸易风险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蔡桦杨;基于临床病例和层次分析法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应用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常慧;基于复杂网络对我国区域间贫富差距成因的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远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赵海云;K市市级统建“弃土消纳场”社会管理方引进选择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静;杨凌热电厂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飞;微店网电子商务模式的风险分析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Martin AkelimbonaAtebiya(马丁);加纳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阮炜喻;基于拓展的层次分析法(AHP)的产品性别属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黄新男;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岗位贡献度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王茜;煤矿带式输送机本质安全设计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9 贾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10 林皆超;医院物财监管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17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17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