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一种用来预测岩石蠕变的流变硬化新模型

发布时间:2017-10-17 19:42

  本文关键词:一种用来预测岩石蠕变的流变硬化新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蠕变 蠕变应变 库仑破裂准则 摩尔-库仑 化元 粘塑性 行为概念 岩土材料 瞬态 FLAC


【摘要】:在岩石和岩体中,从较低的应力一直到接近强度峰值的高应力,都可能会出现时效变形。大多数类型的岩石,特别是软岩,在相当大的应力范围内,可逆的应变和不可逆的蠕变应变都同时存在。所以,需要一种可同时计算弹性应变和塑性蠕变应变的本构模型。本文采用岩土材料的硬化行为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弹塑性-粘塑性硬化模型。对于短期瞬态变形,该模型具有非线性弹塑性硬化特点。该模型的非线性与当前围压相关,并且其硬化特性服从莫尔-库仑破裂准则。另一方面,对于延迟变形,粘塑性硬化元是用一个摩擦硬化摩尔-库仑滑块和一个黏壶并联而成。粘塑性硬化元被连接到一系列普通的粘弹性开尔文模型中。因此,可以得到长期变形的弹性-粘塑性硬化模型。我们把该模型的方程通过内置的FISH语句植入到数值有限差分代码(FLAC)中,然后应用到如文献所述的一系列的三轴和单轴测试试验中。我们通过对不同应力下瞬态变形和蠕变变形的预测检验了模型的潜在应用性。本文还针对数值结果和样品测试结果作了对比性讨论。
【作者单位】: Department
【关键词】岩石蠕变;蠕变应变;库仑破裂准则;摩尔-库仑;化元;粘塑性;行为概念;岩土材料;瞬态;FLAC;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 岩体的时效变形特点对边坡和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很大(Tsai,2007)。关于岩土材料的行为特点,基于不同假设和原理,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本构方程。弹性或可恢复性变形是经典假设模型中的一种。众多研究者通过该假设计算了隧道开挖面的收敛(Sakurai,1978;Zhifa,2001;Kontog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云亮;颜伟;马洪岭;;细观非均质岩石蠕变特征的物理元胞自动机模拟[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2 范庆忠;;岩石蠕变及其扰动效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马珂;宛新林;贾伟风;宛传虎;;岩石蠕变模型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10期

4 赵阿兴;岩石蠕变破坏实验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意义[J];地震地质;1992年01期

5 吴秀仪;刘长武;沈荣喜;杨旭;;水压与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岩石蠕变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罗润林;阮怀宁;孙运强;朱昌星;;一种非定常参数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刘传孝;黄东辰;王龙;刘志浩;张秀丽;;岩石蠕变破坏实验曲线的微观阶段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S2期

8 曹文贵;袁靖周;王江营;翟友成;;考虑加速蠕变的岩石蠕变过程损伤模拟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罗润林;阮怀宁;朱昌星;;基于塑性强化和粘性弱化的岩石蠕变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云娟;;类岩石蠕变本构试验的探究[J];工程与试验;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升华;;脆性状态下岩石蠕变的实验研究[A];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1950-1990)[C];1990年

2 梅升华;;高温下岩石蠕变的结构理论和形式理论[A];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1950-1990)[C];1990年

3 孙强;胡秀宏;冶小平;;岩石蠕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强;秦四清;马平;;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5 黄玉灵;陈明祥;;岩石蠕变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陈新万;;岩石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首届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王芝银;唐明明;孙毅力;王怡;;岩石蠕变全过程与三轴应力应变曲线的关系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李成波;赵闯;黄建华;施行觉;;岩石蠕变实验数据反演的不唯一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荣耀;许锡宾;靖洪文;赵明阶;;不同含水岩石蠕变试验电磁辐射频谱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金丰年;范华林;浦奎源;;岩石蠕变损伤模型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文彬;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范庆忠;岩石蠕变及其扰动效应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4 付志亮;岩石蠕变扰动效应与损伤特征理论与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成波;岩石蠕变实验及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靖周;岩石蠕变全过程损伤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翟有经;高应力岩石蠕变与细观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3 颜伟;岩石蠕变的FEM和PCA模拟算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0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50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