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水力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试验及破裂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3:19

  本文关键词:水力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试验及破裂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轴卸荷试验 水力作用 特征应力值 扩容 回归关系


【摘要】:高应力、高水压卸荷条件下岩石的非连续性微缺陷演化过程研究对揭示隧道围岩裂纹的起裂孕育、碎胀裂化和峰值破坏,分析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型程控伺服刚性试验机开展了砂岩在固定围压、不同水压条件下的水力三轴卸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变形在卸荷前以压缩为主,变化微小;卸荷后不久开始快速扩容,直至损伤破裂。水力条件下应力 应变曲线上的各个特征应力值比无水压条件下的饱和试样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增加了应变能储备,从初始扩容到峰值强度的历时更短,曲线斜率更陡。随着水压的不断增大,各个特征应力值有所减小,表现在起裂条件降低,压缩极限减小,扩容时间提前,表明了砂岩在高水压条件下的脆性特性进一步增强,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逐渐降低。通过扩容特征值与扩容点后的体应变关系,求得初始扩容点后的相对扩容应变与变形模量差,建立了多项式回归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水力作用下砂岩扩容变形行为的强烈性和突发性,可为水 力双场条件下的围岩变形预测及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三轴卸荷试验 水力作用 特征应力值 扩容 回归关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635,41172279,41272330)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002110)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高大深埋隧道硬质裂隙岩体常常会处于高地应力、高水压等复杂耦合环境应力场内,发生突发性岩爆等隧道地质灾害是威胁地下工程的主要问题。岩石细观力学行为研究表明,硬岩岩石的破坏过程具有微───────*通讯作者裂纹孕育、起裂、分叉、聚合及扩容破裂等一系列微观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波,赵坚,李俊如,刘亚群,周青春,夏祥;三轴情况下花岗岩动态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年05期

2 李天斌;;汶川特大地震中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3 李根;唐春安;李连崇;;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2年05期

4 吴刚,孙钧;卸荷应力状态下裂隙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6期

5 李海波,赵坚,李俊如,周青春,刘亚群;基于裂纹扩展能量平衡的花岗岩动态本构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6 刘冬梅;蔡美峰;周玉斌;陈志勇;;岩石裂纹扩展过程的动态监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黄伟;沈明荣;张清照;;高围压下岩石卸荷的扩容性质及其本构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8 刘亚晨,蔡永庆,刘泉声,吴玉山;岩体裂隙结构面的温度-应力-水力耦合本构关系[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9 吉小明;杨春和;白世伟;;岩体结构与岩体水力耦合计算模型[J];岩土力学;2006年05期

10 陈国庆;冯夏庭;江权;李邵军;向天兵;;考虑岩体劣化的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平,张永兴,哈秋聆;裂隙岩体加载和卸荷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2 张清照;沈明荣;张龙波;;结构面在卸载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3 沈明荣;张清照;;岩体结构面的剪切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4 刘新荣;傅晏;郑颖人;梁宁慧;;水岩相互作用对岩石劣化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5 高富强;杨军;张华;;不同载荷形式下石灰岩冲击特性的比较和讨论[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6 臧万军;高波;;公路隧道与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曹建生;张万军;刘昌明;杨永辉;;裂隙岩体渗流补给特性及边坡稳定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马建军,程良奎,蔡路军;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及其远区破坏效应研究现状述评[J];爆破;2005年02期

9 金李;卢文波;陈明;周创兵;;节理岩体的爆破松动机理[J];爆炸与冲击;2009年05期

10 李晓春,陈剑平;小湾电站边坡卸荷三维有限元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举;冯光明;范玮刚;郑艳栋;张文涛;;煤岩体三轴卸围压的实验研究与应用[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富强;杨军;;围压岩石动载特性试验研究的新方法[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3 高富强;杨军;张华;;不同载荷形式下石灰岩冲击特性的比较和讨论[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李云安;葛修润;张鸿昌;糜崇蓉;;岩-土-结构强度参数估算及其应用探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张龙波;沈明荣;;结构面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旭;刘汉东;姚爱军;;高边坡滚石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左双英;肖明;;映秀湾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三维非线性损伤地震响应数值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谢卫红;李顺才;肖永红;;温度对岩石损伤和变形破坏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9 饶秋华;谢海峰;谢强;;In-plane shear (Mode Ⅱ) crack sub-critical propagation of rock at high temperature[A];Proceedings of the 9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Rheology[C];2008年

10 李琰庆;许冲;;基于细观损伤的围岩破坏过程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立鹏;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韩超;强震作用下圆形隧道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胡耀飞;雅砻江筘蔷大型变形岩体变形破裂特征及趋稳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巨广宏;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许国安;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损伤机理及破裂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平,张永兴,哈秋聆;裂隙岩体加载和卸荷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2 雷谦荣;地震带的隧道开挖[J];地下空间;1994年02期

3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单轴压缩下破坏失稳过程SEM即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滕春凯,尹祥础,李世愚,蔡戴恩;非穿透裂纹平板试件三维破裂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87年04期

5 陈钢林,周仁德;水对受力岩石变形破坏宏观力学效应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6 葛修润,任建喜,蒲毅彬,马巍,朱元林;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实时试验[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0年02期

7 李根;李连崇;唐春安;唐世斌;;岩石流/热固耦合下损伤演化并行分析系统及初步应用[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3期

8 杨庆生,杨卫;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杨建;康毅力;李前贵;张浩;;致密砂岩气藏微观结构及渗流特征[J];力学进展;2008年02期

10 刘仲秋;章青;;岩体中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传华;岩体破坏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2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潘鹏志;岩石破裂过程及其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的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黄书岭;高应力下脆性岩石的力学模型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刘晓丽;水岩耦合过程及其多尺度行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李鹏;水—岩作用的岩体剪切特性试验与M-H-C耦合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其志;周辉;肖本林;肖衡林;;水力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志华;;岩溶地区水力作用对滑坡的影响及防治措施[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刘晓丽;王恩志;王思敬;韩国锋;;含孔洞饱和岩体中水力作用的尺度敏感性[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1063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63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