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冻融后花岗岩孔隙发育特征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1 05:31

  本文关键词:冻融后花岗岩孔隙发育特征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 冻融 核磁共振成像 分形理论


【摘要】:为了研究冻融后岩石的孔隙特征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冻融后的花岗岩进行了核磁共振测试和力学试验,分别分析了NMR孔隙度和谱面积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岩石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与力学破坏特性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的发育程度对岩石的力学损伤有重要的影响,岩石的NMR孔隙度和谱面积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均为指数分布,岩石内部的孔隙分布情况与其力学性质和宏观破坏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采用分形理论对冻融后花岗岩的孔隙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得出了冻融花岗岩孔隙发育的分形维数。分析表明,冻融作用下岩体内的裂隙产生及其演化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维数值越大,孔隙越发育,其单轴抗压强度就越小。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海拔寒区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核磁共振 冻融 核磁共振成像 分形理论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4213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162120012)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项目(2013YQ17046310)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岩石内部存在着大量不规则、多尺度的孔隙,许多的室内试验和探测结果都表明了岩石的宏观脆性破坏是岩石中众多微裂隙萌发、扩展、增生和连通的结果[1]。在冻融作用下,岩石初始孔隙中的水冻结成冰,体积膨胀,并在裂隙的壁面产生成对的集中应力,破坏裂隙的原始结构。在冻融作用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颖;阮怀宁;贾彩虹;;岩石损伤力学理论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贾彩虹;王媛;张雪颖;;深基坑工程流固耦合模型的发展进程与动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舒志乐;刘保县;梁宁慧;李月;王道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土石体粗料分形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孟江燕;王云英;张建明;;分形下材料裂纹的临界表面能[J];表面技术;2012年03期

5 贾晓强;方向;宁强;潘俊;肖介山;;岩石断面三维分形维数的灰度测算新方法[J];爆破;2012年02期

6 徐鹏;程远方;张晓春;李蕾;贾江鸿;刘晓兰;;水泥试样爆炸压裂实验及裂纹分形评价[J];爆炸与冲击;2011年02期

7 何雨丹,毛志强,肖立志,张元中;利用核磁共振T_2分布构造毛管压力曲线的新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肖云华;陈剑平;张鹏;张丽;;隧道超欠挖断面轮廓分形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苏俊磊;王艳;孙建孟;;应用可变T_2截止值确定束缚水饱和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鹏举;姜大鹏;李鹏飞;宋延杰;;核磁共振T_2谱M-P广义逆反演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武;杨正明;齐亚东;李海波;熊生春;;利用核磁共振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巩城城;马凤山;张亚民;王善飞;刘自成;;基于岩体结构面统计与分维数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张新伟;赵学观;焦维鹏;邵志刚;高连兴;;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扩展模拟及动力学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明;李庶林;;声发射技术在结构安全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概述[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许勇;张季超;李伍平;;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智敏;苟先太;金炜东;刘娅;;微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7 杜时贵;黄曼;罗战友;贾汝达;王一敏;;岩体结构面起伏幅度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振标;李军;张超谟;;测井新技术评价方法在缝洞型储层中的应用[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姜绍飞;;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10 李洋;肖立志;;核磁共振测井TDA方法识别油气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结构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俊强;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3 陈奇;基于分形理论的汽车变速箱齿轮接触强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群;电力系统大停电的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陶高梁;岩土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崔燕;微米级固体颗粒的分形及其与界面间粘附力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刘树东;俄罗斯樟子松材干燥特性及其方材干燥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寅;舰船冲击环境分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建来;软岩巷道支护稳定性及数值动态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杜俊;云南某露天矿山散体物料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静;油页岩热解渗透及内部结构变化相关规律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浩宇;岩石力学特性与其声发射分形维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庆伟;岩体力学在煤体变形中的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长庚;近断层地震动的分形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魁;基于分形理论的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静云;特大复杂采空区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1年

10 胡京涛;尾砂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龙清;胡明华;陈韧;;泥质粉砂岩点荷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对比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2 何风雨;;对点荷载试验强度转换关系的试验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2期

3 陈有亮;常乐群;徐珊;罗仁安;;上海冻结软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龙德育;邱恩喜;石岳;;红层单轴抗压强度与回弹强度相关关系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3期

5 陈锦;李东庆;邴慧;邓友生;;含盐量对冻结粉土单轴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12期

6 胡元鑫;刘新荣;徐慧;葛华;;彭灌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J];工程勘察;2010年12期

7 张阳明,王荣t,

本文编号:1071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71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