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发布时间:2017-10-25 03:07

  本文关键词: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内养护 膨胀剂 补偿收缩 塑性收缩 抗裂性


【摘要】:研究了UEA(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和HCSA(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的膨胀特征,比选出适宜于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研究了内养护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变形、干缩落差和抗裂性的影响,并在西北大风干旱地区开展了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HCSA的膨胀效能高、膨胀速率快、对后期水分补充的依赖程度低,掺量(质量分数)为6%时可满足混凝土补偿收缩的要求;内养护可提高HCSA的膨胀效能,减小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干缩落差,提高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用于西北大风干旱地区暴露而大的薄壁平板实体结构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内养护 膨胀剂 补偿收缩 塑性收缩 抗裂性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合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在施工和服役过程中易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其结构外观,还会成为腐蚀性介质侵入其内部的通道,最终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使用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是抑制混凝土开裂的技术措施之一[1]。膨胀剂在中国的应用己有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迪科;谈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J];山西建筑;2005年15期

2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导则》通过审议[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6年03期

3 赵波;;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6期

4 马胜利;补偿收缩混凝土在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4年14期

5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标准做法[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4年01期

6 刘立;赵顺增;吴万春;曹淑萍;吴勇;;徐州金穗大厦地下工程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5年01期

7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标准做法[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5年02期

8 王贵星;;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情况[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5年03期

9 李建芬;;国际投资大厦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情况[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5年03期

10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标准做法[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和施工应用技术导则[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齐冬有;游宝坤;栗谷堆;阎柳刚;;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3 游宝坤;赵顺增;刘立;李乃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结构设计[A];第五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4 赵顺增;田学超;王加荣;张蔚;刘立;贾福杰;武旭男;;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绿色建材试验楼的应用总结[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吕明军;王孝胜;唐宪忠;李锦州;;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昌乐中医院综合楼等工程的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丁鹏;王谷丰;;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工程中的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乃珍;谢敬坦;;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游宝坤;赵顺增;韩立林;刘立;;补偿收缩混凝土为奥运工程再立新功[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标准做法[A];第二届膨胀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论文集[C];2005年

10 雷秀英;刘福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天津芥园道水厂的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过凯;考虑温度历程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墙应力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易灵;预拌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变形性能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3 叶亮;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受基础约束钢筋混凝土墙中的控裂效能评价[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建博;掺粉煤灰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梁军;混凝土的抗冲击和抗裂性能增强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6 张伟;纳米SiO_2改性补偿收缩混凝土侵蚀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如峰;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安亚强;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1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91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