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理论的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理论的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 后湖艺术区 旧建筑再生 生态 历史文化
【摘要】:环境、生态、能源、历史文脉等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可持续理论深入人心,在建筑领域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崇,有利于建筑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对旧建筑的进行改造再生而非拆除,是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改造措施。目前城市旧建筑的改造活动相对来说已逐渐趋向成熟,但是在实际的改造活动中及已投入运营的旧建筑中依然存在着环境破坏、资源消耗大等非可持续性状况。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旧建筑的再生不仅是建筑功能与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向健康生态的空间环境的转变,以及历史文脉延续、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转变。城市旧建筑再生要与城市更新发展相一致,需从三个层次出发:一是从宏观层次的城市规划角度重新定位旧建筑的社会功能;二是中观层次的旧建筑整体改造规划与环境整改;三是微观层次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改善,及材料、技术、构造型式等的选择。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旧建筑整体再生,更有利于城市旧建筑的长期发展。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属旧建筑改造项目,现园区内已完成三期建设工程。本文首先对可持续理论下的城市旧建筑再生理论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城市旧建筑改造策略,最终以后湖艺术区旧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后湖旧建筑从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整体规划、改造现状、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从可持续的角度对后湖艺术区旧建筑改造提出可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 后湖艺术区 旧建筑再生 生态 历史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14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4 文献综述15-18
- 1.4.1 国外城市旧建筑再生研究现状15-16
- 1.4.2 国内城市旧建筑再生研究现状16-17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7-18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18-20
- 1.5.1 研究内容18-19
- 1.5.2 研究方法19-20
- 2.可持续理论下的城市旧建筑再生相关概述20-28
- 2.1 可持续理论20-21
- 2.1.1 可持续理论的提出20
- 2.1.2 可持续理论的内涵20-21
- 2.2 可持续理论下的城市旧建筑再生理论21-23
- 2.3 宏观层次的城市旧建筑再生研究视角23-25
- 2.3.1 城市规划干预下的城市更新23-24
- 2.3.2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旧建筑再生24-25
- 2.4 可持续理论下城市旧建筑再生的原则25-28
- 2.4.1 适应性原则25
- 2.4.2 生态性原则25-26
- 2.4.3 历史与文化性原则26
- 2.4.4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性原则26-27
- 2.4.5 以人为本原则27-28
- 3.城市旧建筑再生的经验模式借鉴28-40
- 3.1 国内城市旧建筑再生成功案例借鉴28-33
- 3.1.1 上海苏州河28-30
- 3.1.2 北京 79830-32
- 3.1.3 经验总结—可持续的全局规划32-33
- 3.2 城市旧建筑再生的可持续策略33-40
- 3.2.1 城市规划引导下的社会功能定位33-34
- 3.2.2 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34-35
- 3.2.3 响应于环境的建筑整改35
- 3.2.4 改善空间环境35-37
- 3.2.5 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37-38
- 3.2.6 生态化改造38
- 3.2.7 节能改造38-40
- 4.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现状解读分析40-61
- 4.1 长沙后湖概况40-44
- 4.1.1 后湖历史背景40-41
- 4.1.2 后湖文化背景41
- 4.1.3 后湖地理环境41-42
- 4.1.4 后湖景区相关规划42-43
- 4.1.5 长沙后湖艺术区诞生43-44
- 4.2 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原状分析44-47
- 4.2.1 艺术区旧建筑原始风貌44-46
- 4.2.2 艺术区旧建筑分布信息调研46-47
- 4.3.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规划47-49
- 4.3.1 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整体规划47-48
- 4.3.2 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分区规划48-49
- 4.4 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细部改造49-54
- 4.4.1 外部环境的优化设计49-50
- 4.4.2 建筑外观形象更新50-53
- 4.4.3 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设计53-54
- 4.5 长沙后湖艺术区典型旧建筑改造详解54-56
- 4.5.1 朱训德工作室54-55
- 4.5.2 后湖艺术区美术馆55-56
- 4.6 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现存问题分析56-61
- 4.6.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56-59
- 4.6.2 旧建筑再生现存问题分析59-61
- 5.可持续理论下的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策略61-69
- 5.1 城市规划层面的后湖艺术区总体定位61-62
- 5.1.1 后湖艺术区社会职能定位——文化艺术产业61
- 5.1.2 后湖艺术区规划与后湖景区规划相统一61-62
- 5.2 改善后湖艺术区与外界的交通条件62
- 5.3 扩大后湖艺术区绿化率,,改善水质62-63
- 5.4 完善后湖艺术园区的配套设施63-64
- 5.4.1 基础公共设施63
- 5.4.2 商业配套设施63-64
- 5.4.3 休闲娱乐配套设施64
- 5.5 增强公众参与性,扩大影响力64-65
- 5.6 后湖艺术区旧建筑改造65-69
- 5.6.1 整体延续后湖地域历史文化65
- 5.6.2 多元化建筑立面改造形式65-66
- 5.6.3 景观环境绿色生态化改造设计66-67
- 5.6.4 建筑室内空间节能生态化改造设计67-69
- 6.结论69-71
- 6.1 主要结论69-70
- 6.2 主要创新点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74-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福;曹杨;;北京艺术区[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2期
2 舒东平;对于798艺术区的保护,就是对北京文化保护的思路——访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王德禄[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3 文卿;;艺术区的价值要在于艺术[J];建筑与文化;2007年08期
4 舒东平;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5期
5 范迪安;艺术区:城市的“线粒体”[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5期
6 ;资讯[J];建筑与文化;2009年01期
7 丁凯;大山子艺术区"逃离"拆迁[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1期
8 张宝全;艺术区的形成是文化自信开始的象征[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5期
9 ;西山艺术家工坊,北京,中国[J];世界建筑;2008年02期
10 张承龙;黄锐;;双生时代的最好和最坏[J];建筑知识;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维佳;;798艺术区调查[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绮瑾;北京“798”艺术区遭遇“变更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张宝全;艺术区:城市的记忆[N];经理日报;2006年
3 徐家玲邋严长元;环铁艺术区:拿什么特色来提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通讯员 华锴邋李明;798艺术区展出当年工厂老照片[N];北京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彬;艺术区从未远离闹市[N];科技日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 王洋;艺术被推土机肢解[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雷新;艺术区“拆迁”之痛[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毛莉 编译;日本:把闲置学校变成艺术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记者 徐文营 通讯员 梁雪琴;北京建设798艺术区文化新地标[N];经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子雷;宋庄“中央艺术区”:符号意义大于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明亮;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陈炯;艺术区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超;沈阳艺术区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2 王丽萍;中国艺术区建设的演变与趋势[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3 李宽广;北京当代艺术区建筑特征研究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4 任晓兰;基于可持续理论的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正梅;北京“798”艺术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迟海鹏;艺术区现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7 李群;基于“艺术区模式”的漆艺发展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邹明奇;北京798艺术区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姜吉佳;北京当代艺术家聚落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10 陈冰冰;无墙的美术馆[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99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9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