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乡村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0:27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乡村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城镇化 乡村规划评估体系 乡村发展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地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效促进乡村发展的乡村规划至关重要。该文从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规划的概念及关系和构建乡村规划评估体系的充要性,以得出乡村规划评估体系的构建前提。进而筛选评估因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尝试构建完整的乡村规划评估体系。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规划评估体系 乡村发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编号:13YJCZH2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北典型城镇区(带)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研究”(编号:51178372)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1新型城镇化与乡村规划评估体系1.1概念(1)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尚武;;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6期

2 黄韬;王双喜;;产权视角下乡村治理主体有效性的困境和出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占思思;盛鸣;;转型·统筹·差别化——法理性与适应性导向下的规划体系与总体规划改革探讨[J];规划师;2014年03期

2 戚常庆;王正海;;县域城乡总体规划中次区域规划方法探索——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方法的借鉴与变通[J];规划师;2014年12期

3 朱启雁;闫晨;丁雯琳;沈心妍;王益鹏;张恬;;乡村地区产业园规划策略初探——以宜宾现代竹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5年03期

4 栾贵勤;侯思茹;;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06期

5 张尚武;;重塑乡村活力——基于一个实践教学案例的战略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4年11期

6 郭金云;;乡村治理转型的微观基础与制度创新——以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个案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5期

7 张晓荣;周庆华;段德罡;;陕南山区农村居民点体系集约化整合策略思考——以商洛市丹凤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卞辉;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琳;;社区发展理论对中国乡村规划的启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2期

2 雷诚;赵民;;“乡规划”体系建构及运作的若干探讨——如何落实《城乡规划法》中的“乡规划”[J];城市规划;2009年02期

3 张庭伟;知识·技能·价值观——美国规划师的职业教育标准[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4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J];读书;2006年02期

5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J];读书;2006年03期

6 黄锫坚;农地产权制度羁绊[J];发展;2004年06期

7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3年03期

8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4期

10 刘诗白;;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权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波;;乡村规划编制若干问题探讨——以铜陵为例[J];中华建设;2007年05期

2 刘文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 自治区建设厅第二调研组赴钦州、北海、防城港进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1期

3 ;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1期

4 宋金_g;;浅谈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5 胡辉华;;提高乡村规划的科学性[J];民营科技;2009年12期

6 曹春华;;乡村规划发展与机制建设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考察报告[J];规划师;2010年01期

7 葛丹东;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成都乡村规划师首批录取50人月底上岗[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20期

9 常胜;;关于乡村规划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10 卢丽敏;;浅谈乡村规划建设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万民;金伟;魏晓芳;;西南山地乡村规划的适应性研究初探——以城乡统筹试验区重庆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雷;张尧;;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麦贤敏;肖玺;赵兵;王长柳;叶丹晓;;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评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4 孟庆;;服务城乡统筹的乡村规划的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邢海峰;;新时期乡村庄规划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晓霞;杨宇振;;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乡村规划初步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川;吴海琴;;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乡村规划新趋势——以南京市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辜元;易峥;曹力维;;基于“乐和家园”理想的镇乡村规划探讨——以重庆市巫溪县羊桥坝片区总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10 李伟;孙光华;王水源;徐建刚;;构建“乡村基因图谱”打造特色乡村家园——以安徽省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建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江市政协;乡村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N];湘声报;2006年

2 记者 岳德亮;浙江:乡村规划须经村民同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马永国 熊德壮;成都有了乡村规划师[N];中华建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眉灵 袁弘;全国首创 成都市域所有乡镇配备规划师 明日启动 10万年薪全球招募乡村规划师[N];成都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 王眉灵;首批50名乡村规划师上了第一课[N];成都日报;2010年

6 记者 袁弘 王眉灵;乡村规划师派驻工作启动仪式今日举行[N];成都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兆汝;成都试水乡村规划师制[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张强;首批乡村规划师105人争40个名额[N];建筑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谢良兵;乡村规划师[N];经济观察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眉灵;乡村规划师有了“归口”管理[N];成都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淑荣;基于“三规合一”的新乡村规划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尧;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赫呈;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规划编制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4 张惜秒;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高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6 付松泉;面向“两型社会”的乡村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谢安安;基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初探[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波;杭州乡村规划许可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杨毅;基于凸显文化特色的乡村规划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夏国文;《乡村规划导论》(第九章)翻译项目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0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