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综合性大学岩体力学教学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17-10-27 07:21

  本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岩体力学教学综合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岩体力学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综合性大学


【摘要】:针对岩体力学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兰州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丰富、学科齐全、基础扎实的优势,结合教学研究项目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开展岩体力学教学研究,构建"以三大先导学科群为基础、以岩体三大组成要素为总纲、三大研究内容为模块"的岩体力学框架体系,提出"以学校为资源平台、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实践者"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探索基于工程导向的"多环节并行全程式工程实训"教学方法。基于这些举措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研究成果为其他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并已应用于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关键词】岩体力学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综合性大学
【基金】: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3-08);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4-25)
【分类号】:TU45-4;G642
【正文快照】: 一、前言岩体力学(亦称岩石力学)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应用的科学,不仅研究天然岩体的变形破坏,也研究已经遭受过变形和破坏的岩体因各种工程作用使其环境变化时的再变形和再破坏规律[1],进而解决岩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岩体力学是地质工程、土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顾安;高等学校岩石力学教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4期

2 徐营;万志军;柏建彪;常庆粮;;“矿山岩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年03期

3 王述红,唐春安,朱万成,刘泰强;数值试验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开云;;探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2 郭献章;张娟霞;梁正召;周秀艳;;面向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年03期

3 苏堪华;龙芝辉;;“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5期

4 张晓君;郑怀昌;张军;;数值试验矿压模拟实验教学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3期

5 赵延林;王敏;;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岩石力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6 贾善坡;高敏;龚俊;;数值模拟在常规三轴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实验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07期

7 祝捷;刘京红;张晓天;李昂;;基于数值模拟的材料力学教学导入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4期

8 祝捷;;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娟霞;郭献章;周秀艳;梁正召;;数值试验在提高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06期

10 李连崇;梁正召;马天辉;张永彬;;高性能计算技术在岩石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述红;范泽;;岩土力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宋战平;王立涛;刘可;胡利平;;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桥桩基的影响[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从友;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D];兰州大学;2009年

2 刘文华;沉管灌注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王胜;地下管涵施工对现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刘宇;施工缺陷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5 王立焘;小断面特长隧道斜井转正洞施工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和平;矿山岩体力学及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2 姚香;采矿方法与矿山岩体力学研究[J];黄金;1999年01期

3 张雪娟;李珊珊;杨研;;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改革的诉求[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12期

4 黄明奎;;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04期

5 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国际向度、本土实践与现实反思[J];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04期

6 张东升,付国彬,张农;《非煤矿床地下开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4期

7 吴孔友,洪梅,陈清华;构造地质学实验CAI课件系统及其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年02期

8 陈志国,马骏;CAI在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思考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清;梁烨;;案例教学在岩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6年06期

2 邓钦;李建林;张志刚;;卸荷岩体力学的研究与发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2期

3 刘明松;;岩体力学课程的教改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4 胡斌;唐辉明;王伟;;提高岩体力学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32期

5 王金淑;;岩体力学在工程中的研究及发展[J];才智;2013年16期

6 朱维申;;当前岩体力学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其克服对策——对发展策略进行转移的建议[J];岩土力学;1987年04期

7 李湘洲;;话说岩体力学[J];水利天地;1992年03期

8 李铁汉;岩体力学的学科属性及发展战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9 薛守义,刘汉东;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与科学方法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10 ;新世纪岩体力学与工程中物理及数值模拟新进展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守义;;论岩体力学的基本概念[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2 刘雄;;岩体力学量时空延拓的灰色系统分析[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3 吴海青;;岩体力学中反演问题的多元参数择优法及其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7)[C];1989年

4 孙广忠;;岩体力学观念探讨[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5 刘沐宇;李新平;;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朱维申;吕福庆;吴玉山;丰定祥;蔡忠理;;大跨度岩洞稳定的岩体力学研究[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7 何满潮;钱七虎;;深部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A];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广忠;;板裂介质岩体力学的几个实例[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薛琳;;岩体力学位移理论及工程应用[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何满潮;钱七虎;;深部岩体力学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广均;紧贴工程实际 更新教学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龙;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体力学参数反演及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2 刘建华;岩体力学行为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泽;云南某露天矿东采区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玉婷;梅山铁矿深部岩体力学参数反演及硐室围岩稳定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2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02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