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2:18
本文关键词: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 传统民居 江南地区 改造设计
【摘要】:得益于我国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旅游模式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风景观光式的旅游模式,开始更加向往自然风景秀丽的古村落和古镇,去感受传统文化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发展。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出现,一方面使得我国大量存在且难以“静态保护”的传统民居得以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给游客提供了一种个性化体验地域风土人情和悠闲生活方式的场所。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理论研究较少,但实践案例却非常多,因此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本文首先从前期规划定位、对传统民居的价值评估、改造策略和设计手法以及后期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江南地区现有的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调研的成果从改造总体原则、传统民居价值判定、酒店前期规划、平面布局、结构更新、室内装修和后期运营等方面总结和论述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常见的改造设计策略。最后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区位解读、历史价值评估、前期规划定位、总体平面布局、入口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客房设计等方面重点分析苏州花间堂探花府、婺源尚逸轩继志堂、绍兴大禹开元三个案例。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论述论文的背景,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从发展溯源、基本类型等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结合笔者的实地调研成果,论述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在改造设计当中的常见问题。第四部分通过总结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改造经验,着重阐述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设计策略。第五部分为典型案例分析,分析了苏州花间堂探花府、婺源尚逸轩继志堂、绍兴大禹开元三个案例。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展望部分。
【关键词】: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 传统民居 江南地区 改造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8
- 第一章 绪论18-29
- 1.1 研究背景18-19
-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研究内容19-21
- 1.2.1 研究对象19-20
- 1.2.2 研究内容20-21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例综述21-24
- 1.3.1 国内传统民居改造利用与度假酒店相关理论研究及实例综述21-23
- 1.3.2 国外传统民居与度假酒店相关理论研究23-24
- 1.3.3 总结24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24-25
- 1.4.1 研究目的24
- 1.4.2 研究意义24-25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25-28
- 1.5.1 研究方法25-26
- 1.5.2 研究框架26-28
- 1.6 预期成果28-29
- 第二章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概述29-40
- 2.1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发展溯源29-33
- 2.1.1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兴起的缘由29-31
- 2.1.2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发展现状31-33
- 2.2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基本类型33-38
- 2.2.1 按传统民居的分布分类33-34
- 2.2.2 按传统民居的选址分类34-35
- 2.2.3 按传统民居的规模分类35-36
- 2.2.4 按酒店功能分类36-37
- 2.2.5 按运营模式分类37-38
- 2.3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与其他酒店类型的对比分析38-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在改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40-55
- 3.1 缺乏前期策划定位和对原有民居的价值评估40-43
- 3.1.1 缺乏前期策划定位41-42
- 3.1.2 改造过程中忽视或破坏了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42-43
- 3.2 改造策略和设计手法存在问题43-52
- 3.2.1 平面布局不合理43-47
- 3.2.2 结构改造上不合理47-49
- 3.2.3 室内装饰和建造用材选择不当49-52
- 3.3 缺乏有效的后期运营52-54
- 3.3.1 后期维护修缮不跟进52-53
- 3.3.2 缺少特色的民俗活动53-54
- 3.3.3 推广力度弱54
- 3.4 总结54-55
- 第四章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改造策略的研究55-98
- 4.1 改造的总体原则55-56
- 4.1.1 安全性原则55
- 4.1.2 保护性原则55-56
- 4.1.3 因地制宜原则56
- 4.2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价值判定和前期定位56-61
- 4.2.1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价值判定56-59
- 4.2.2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前期定位59-61
- 4.3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总体布局61-67
- 4.3.1 轴线式布局62-65
- 4.3.2 园林式布局65-66
- 4.3.3 聚落式布局66-67
- 4.4 入口的营造67-71
- 4.4.1 酒店入口68-69
- 4.4.2 酒店门厅改造设计69-71
- 4.5 庭院的营造71-74
- 4.5.1 景观的设计71-73
- 4.5.2 建筑小品的设计73-74
- 4.6 酒店客房的设计74-81
- 4.6.1 睡眠空间74-75
- 4.6.2 工作空间75-77
- 4.6.3 起居空间77-79
- 4.6.4 储藏空间79
- 4.6.5 盥洗空间79-81
- 4.6.6 室外休闲空间81
- 4.7 酒店公共空间的设计81-85
- 4.8 传统民居中不利空间的利用85-88
- 4.8.1 楼梯下部空间的利用85-86
- 4.8.2 室内层高过高的空间的利用86-87
- 4.8.3 屋顶平台的利用87-88
- 4.9 传统民居维护结构的更新改造88-92
- 4.9.1 内部结构的改造88-90
- 4.9.2 外围护结构的改造90-92
- 4.10 室内装修92-95
- 4.10.1 室内设计92-94
- 4.10.2 室内装修的处理方式94-95
- 4.11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后期运营95-97
- 4.11.1 定期进行维护修缮95-96
- 4.11.2 民俗活动的引入96-97
- 4.11.3 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推广97
- 4.12 本章小结97-98
- 第五章 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和总结98-133
- 5.1 苏州花间堂探花府98-109
- 5.1.1 探花府区位解读98-99
- 5.1.2 潘家老宅价值评估99-101
- 5.1.3 前期规划定位101-102
- 5.1.4 总体平面布局102-103
- 5.1.5 酒店入口设计103-104
- 5.1.6 酒店庭院设计104-106
- 5.1.7 酒店公共空间设计106
- 5.1.8 酒店客房设计106-109
- 5.1.9 营造技术109
- 5.1.10 后期运营109
- 5.2 婺源尚逸轩继志堂109-121
- 5.2.1 继志堂的区位解读110-111
- 5.2.2 继志堂的价值评估111-112
- 5.2.3 前期规划定位112-113
- 5.2.4 总体平面布局113
- 5.2.5 酒店入口设计113-115
- 5.2.6 酒店公共空间设计115-116
- 5.2.7 酒店客房设计116-119
- 5.2.8 营造技术119-120
- 5.2.9 后期运营120-121
- 5.3 绍兴大禹开元度假酒店121-133
- 5.3.1 大禹开元的区位解读121-122
- 5.3.2 禹陵村的价值评估122
- 5.3.3 前期规划定位122-123
- 5.3.4 总体平面布局123-124
- 5.3.5 酒店入口设计124-125
- 5.3.6 酒店公共空间设计125-128
- 5.3.7 酒店客房设计128-131
- 5.3.8 营造技术131-132
- 5.3.9 后期运营132-133
- 结语133-135
- 参考文献135-139
- 附录139-143
- 附件1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经营集团名录139-140
- 附件2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度假酒店的初步统计140-1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43-144
- 致谢144-145
- 附件1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博;;舒适并非源自奢华——简析国内度假酒店设计中的误区[J];中外建筑;2008年12期
2 ;广州新长隆国际度假酒店[J];城市建筑;2011年04期
3 杜松;;度假酒店的发展与类型[J];建筑创作;2011年05期
4 周利;;成都花水湾名人度假酒店[J];建筑学报;2011年05期
5 王,
本文编号:112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2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