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湿喷混凝土可泵送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0:17

  本文关键词:湿喷混凝土可泵送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泵送性 混凝土 湿喷 正交设计 水胶比


【摘要】:针对湿喷混凝土的特点及作用机理,对影响湿喷混凝土泵送性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对比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得到了水泥掺量、聚丙烯纤维、水胶比和砂率与湿喷混凝土可泵送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得出,水胶比和砂率为显著影响因素,且当水泥为400 kg·m~(-3)、聚丙烯纤维为1 kg·m~(-3)、水胶比为0.54和砂率为0.69时湿喷混凝土泵送性最好。同时,通过SPSS软件得出泵送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湿喷混凝土泵送特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湿喷混凝土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国家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关键词】泵送性 混凝土 湿喷 正交设计 水胶比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8B02)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北京100049)1引言湿喷混凝土具有粉尘度低、高效、节省、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1~4],因此,该项工艺在矿山巷道、高层建筑地下室、勘探坑道、地铁隧道、水工涵洞、国防工程等地下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喷混凝土是在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元;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其他外加剂的复合效应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格尔;复配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长青;混凝土减缩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J];福建建材;2005年03期

2 林燕妮,郭元强,王圆圆,陈文福;Point减水剂在“至尊门第”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2年S1期

3 彭艳周;丁庆军;胡曙光;;适于钢管高强混凝土的缓凝保塑高效减水剂的研制[J];公路;2006年12期

4 李崇智,李永德,冯乃谦;21世纪的高性能减水剂[J];混凝土;2001年05期

5 蔡希高;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理论问题[J];混凝土;2003年09期

6 潘莉莎;邱学青;庞煜霞;杨东杰;;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7年01期

7 黄华县;欧阳东;蔡瑞环;范圆圆;;模拟海砂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年03期

8 孙振平;王玲;;如何安全高效地应用聚羧酸系减水剂[J];混凝土;2007年06期

9 徐存东;樊建领;侯慧敏;;灌区回归水中氯离子对混凝土建筑物的侵蚀机理分析[J];混凝土;2007年08期

10 陈玉江;周科平;胡建华;;海水对桥梁基础的侵蚀作用及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蕾;鲁统卫;王谦;谷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复配技术的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卞利军;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存齐;采用泵送法时的湿喷混凝土[J];铁道建筑;1992年06期

2 张明,陈庆寿;湿喷混凝土喷射速度特性解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3期

3 余成祥;;钢纤维湿喷混凝土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年10期

4 陈铁锋;;地下工程湿喷混凝土技术探讨[J];北方交通;2010年01期

5 侯建军;;浅谈湿喷混凝土强度与回弹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6 乔国恩;魏崇基;黄智育;王春雅;张祖义;;用旋流增速器改善风动湿喷混凝土管道输送状态[J];煤矿机电;1983年01期

7 柳吉祥;;湿喷混凝土圆管连续气力输送分析与计算探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科技浪花[J];水利天地;1990年03期

9 S Kielbassa;对湿喷混凝土选用水泥的建议[J];世界隧道;1996年03期

10 陈涛;;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国恩;栾德怀;张学立;;潮喷和湿喷混凝土设备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首届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张明;胡汉月;;湿喷混凝土及喷射特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陶;;S型湿喷混凝土复合添加剂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4 杨家松;王崇绪;侯永和;;锦屏辅助洞富水区湿喷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吴陶;郭启锋;宋军;;S型湿喷混凝土复合添加剂的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 黄杨;凿穿昆仑成玉洞[N];科技日报;2004年

2 姜书范 袁海明 兰智华;我国公路第二长隧美菰林隧道右线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文敏;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性能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禹;煤矿湿喷混凝土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2 陶坤;长深高速公路承德段长逢沟隧道初期支护湿喷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9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29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