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正交试验的橡胶集料高强混凝土高温前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8: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正交试验的橡胶集料高强混凝土高温前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橡胶集料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橡胶颗粒 高温


【摘要】: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橡胶细集料掺量、粗细程度及煅烧温度对橡胶集料高强混凝土高温前后性能的影响。其中橡胶集料等体积取代砂子的取代率为0%、1.7%、3.4%、5.1%,细度模数分别为3.5、2.75、2.0、1.4,煅烧温度为常温、600℃、800℃、1000℃。研究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橡胶集料高强混凝土高温前后抗压强度、拉压比、表观密度剩余百分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煅烧温度橡胶集料掺量橡胶集料粗细程度,对劈拉强度剩余百分率影响主次顺序是:煅烧温度橡胶集料粗细程度橡胶集料掺量;建立了考虑高温劣化影响的高强混凝土强度等回归方程。高强混凝土中低掺中等粗细程度的橡胶细集料,高温时可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残余强度,且有利于改善高强混凝土的高温韧性。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橡胶集料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橡胶颗粒 高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12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2012123)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渐多,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和重载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然而这些优点,均是以其内部结构的高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伟锋;橡胶粉改性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妍;掺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高温后红外与超声无损检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罗晓勇;橡胶集料混凝土的高温与碳化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赵朋斌;橡胶集料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柏芳;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J];公路;2004年05期

2 李敏,钱春香,孙伟;高强混凝土火灾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J];工业建筑;2002年10期

3 吴波,袁杰,杨成山;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与超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开发应用[J];混凝土;1998年02期

5 王玉棠;C80级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0年06期

6 袁杰,吴波;PP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及高温后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1年03期

7 蒲心诚,王冲,王志军,严吴南,王勇威;C100~C15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2年10期

8 陈素梅;粗集料性能对路面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J];混凝土;2002年12期

9 胡海涛,董毓利,刘伊琳;高强混凝土在高温中和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年01期

10 吴芳,李乐民,杨长辉;聚羧酸系与萘系复合高效减水剂的吸附特性及ζ电位研究[J];化学建材;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游有鲲;高强混凝土抗火灾性能改善措施与评价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锋,孙长洲,王挺叶,姚会欣;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受力变形的试验研究[J];中州煤炭;2001年01期

2 鞠峰;高强混凝土高温条件下爆裂的原理及模型[J];江苏建材;2001年03期

3 陈章华;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左莉,赵育红;高强混凝土材料的优越性及施工技术难题[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齐正罡,孙国良,刘彤;浅析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4期

6 王延华;;浅谈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赵勇力;;高强混凝土应用介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2期

8 袁苏跃;对高强混凝土教学内容的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李洪生;邹福山;;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原则及应用[J];散装水泥;2006年01期

10 康会宾;贾隽;;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发光;王永海;周永祥;韦庆东;李俊文;;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肇元;;高强混凝土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3 冯文林;;高强混凝土在国防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4 ;前言[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刘淼艳;于伯毅;;高强混凝土优劣势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6 凌淑媛;詹巍巍;康习军;;高强混凝土在“郴州工行”大楼工程中的应用[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7 王成林;张洪良;张德成;许炳;高新;;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的初步探讨[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8 陆辉东;佟晓君;陈海彬;;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王大勇;赵广俊;张轶菲;;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薛立红;蔡绍怀;;方格网套箍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汉中林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饶建军;论高层建筑中高强混凝土的施工问题及对策[N];陕西科技报;2010年

2 余成行;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记者郭姜宁;高原兰州用上了高强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3年

4 蒋元海 诸宝麟;《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适用范围的说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晓白;C80高强混凝土将促进重庆超高层建筑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军;高温前后高强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敏;高强混凝土受火损伤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陈周熠;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董三升;高强混凝土加芯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晓;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组合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郭向勇;高强混凝土脆性评价方法及其增韧措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彭波;蒸养制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胡海涛;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10 张国军;大型火力发电厂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斌;某型特重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姚守涛;高强混凝土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3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4 谢伟锋;橡胶粉改性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扉;高强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及损伤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6 刁彦平;地材高强混凝土的优化配比及工程结构中设计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陈为标;掺细化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杨家才;关于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周鹏;表面设置防火涂料高强混凝土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智泽;橡胶改性高强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3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