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福州市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04 22:39

  本文关键词:福州市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风貌区 文物古迹 景观提升 福州市乌山


【摘要】:乌山历史风貌区自古以来既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也是宗教、文化教育集中的历史地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2015年乌山历史风貌区融入三坊七巷,成为5A级景区的一部分,福州市政府加大对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力度,积极推动省气象台、省电视台搬迁。乌山历史风貌区面临景观提升的重任,然而乌山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和历史风貌区的双重性质,其景观提升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对乌山历史风貌区原有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二是现代景观提升设计方式方法与历史风貌区的融合。如何进行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既保证历史风貌区的延续,保证福州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又满足当代人对景观设计的需求,成了一个景观提升设计的关键。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借鉴以及统计分析,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的区位、自然条件、文化资源以及基地现状分析评价,总结发现乌山历史风貌区具有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以及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基地分析主要从土地利用现状、古树名木、建筑、摩崖石刻、基础设施、乌山36景现状、现存立牌景点及分级评价七部分进行。通过基地分析,可知乌山历史风貌区内单位用地和公园绿地占较大面积,在这次景观提升设计中101电台和省气象局单位用地将被回收;乌山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主要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朴树Celtis sinensis、榔榆Ulmus parvifolia、破布木Cordia dichotoma4个树种,共16棵;乌山现存历史文化建筑共21处,其中文保建筑9处,历史建筑12处,主要集中于第一山景区和天皇岭景区;乌石山摩崖题刻有两百余处,具有规模大,数量多、题刻的名人墨客分布年代广,字体种类丰富的特点,多数与古树名木、奇岩怪石相结合形成景点,且保存较好,对于恢复历史景源,重塑乌山历史有积极作用;乌山入口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无法全面满足乌山景区游客承载量,交通系统人车没有分流,基地周边停车位分布不均且数量不足,垃圾桶、座椅等样式陈旧数量不足;乌山36景已部分修复,但还有一些历史遗存景点有待恢复;乌山已立牌景点47处,其中已立牌景点中14处为36奇景,剩余33处为历史积淀景点。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在HUL(历史性城镇景观)理论、空间句法理论、城市意象理论以及城市形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重拾历史记忆、改善风貌环境以及延续历史轨迹为景观构思,从空间景观、建筑景观、生态景观、历史风貌景观、道路交通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六部分进行景观提升,最终确定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乌山历史风貌,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保证福州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又满足当代人对景观设计的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和;;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整修[J];天津建设科技;2006年01期

2 叶天;;天津举办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22期

3 吴延龙;;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展示天津特色资源[J];中国房地产;2008年02期

4 张建虹;;天津德式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城市;2009年07期

5 陆璐;谢毅;;浅析容县历史风貌区的发展策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9期

6 ;使命 激情 变革 奉献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J];求知;2009年06期

7 路红;;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可持续保护利用探索[J];中国房地产;2010年01期

8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问答[J];中国房地产;2010年02期

9 施美程;;天津完成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0年03期

10 侯凯;徐苏斌;青木信夫;;浅谈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在德;林荫新;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绍森;吴在德;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概述[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3 袁小棠;运迎霞;;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以天津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艳华;罗永泰;;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等级评价与保护开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杜芳;李牧;;历史风貌特色街区内传统风貌延续的设计探索——以济南百年商埠一期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李巍;崔德鑫;;天津“五大道”地区历史风貌建筑的绿色化保护修缮初探[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郭鉴;;上海市历史风貌道路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郝媛;刘方;;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探索[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许龙;董卫;;历史环境变迁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以镇江沿江历史风貌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10 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技术综合应用研究课题组;;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建设技术体系构想[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志成   ;保护历史风貌挖掘天津特色[N];天津日报;2004年

2 记者 陈建强;天津挂牌保护历史风貌建筑[N];光明日报;2006年

3 张新民邋通讯员 吴梅 孙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津召开[N];天津日报;2007年

4 曹玉芳邋通讯员 吴梅 孙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张新民;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走上法制轨道[N];天津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新民;本市加大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力度[N];天津日报;2008年

7 陈静思;条例:托起津门历史风貌建筑的诺亚方舟[N];中华建筑报;2005年

8 记者 王宝林;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成为城市资源[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记者 张原;加强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李荣;历史风貌保护不应成“死标本”[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群林;基于价值需求的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徐泽民;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敏;襄阳古城北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董顺媛;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余萌;福州市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4 侯钰;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俊东;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保护及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巍;历史风貌建筑整修项目三控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崔晴;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北京、巴黎的经验反思[D];外交学院;2011年

8 韩笑;历史风貌建筑在差异沉降下的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忠学;砖混结构历史风貌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赵雯;探讨北京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1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41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