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后 型钢混凝土 粘结强度 滑移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摘要】:高温后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高温后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与滑移特性,进行18个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短柱推出试验及3个常温下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短柱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与常温下大体相似,但随着曾经经历最高温度的提高及最高温度持续时间的增大,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极限粘结强度和残余粘结强度降低,与极限粘结强度相对应的滑移减小,与残余粘结强度相对应的滑移增大。在试验结果基础上,构建了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模型,提出了本构模型中极限粘结强度、残余粘结强度及相应滑移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相符,研究成果为高温后型钢混凝土构件考虑粘结滑移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条件。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11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4E080003)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A610197) 宁波市重点学科项目(XKL11D2079)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型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型钢与混凝土间粘结作用较弱,常温下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根据国内外的试验大约只有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45%。由于粘结强度低,荷载作用下型钢与混凝土之间很容易产生相对滑移,影响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季秋,钟树生,邹良明;劲性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2 杨勇;郭子雄;聂建国;赵鸿铁;;型钢混凝土结构ANSYS数值模拟技术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4期
3 郑山锁;李磊;邓国专;曾磊;车顺利;;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粘结滑移行为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1期
4 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4期
5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马付彪;;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粘结滑移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6 张誉,李向民,李辉,陈宗梁;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7期
7 孙国良,王英杰;劲性砼柱端部轴力传递性能的试验研究与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89年06期
8 杨勇,郭子雄,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4期
9 赵鸿铁,杨勇,薛建阳,王彦宏,林艺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力学性能研究及基本问题[J];力学进展;2003年01期
10 李俊华;俞凯;邱栋梁;王国锋;;高温下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文;王芳;;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粘结强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莫家兴;;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3 梁斌;谢镭;胡小会;;基于能量法的工字钢柱的界面滑移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都的箭;杨文贵;刘志杰;;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管道穿墙板防护密闭性破坏研究[J];爆破;2006年03期
5 赵根田,李永和,杨丽梅;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赵根田,杨丽梅,翟耀飞,周文军,王春玲;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承载力[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林晓东;宗周红;;循环荷载作用下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刘阳;郭子雄;林煌;;SRC柱塑性铰区域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9 张建文;曹双寅;刘q;;型钢轻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薛永林,王新亭;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规范比较[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宏;赵鸿铁;薛建阳;杨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SRC粘结滑移性能试验[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2 李俊锋;高轩能;;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及研究进展[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崔大光;王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构造设计[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机理及节点构造方法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配钢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袁伟斌;金伟良;;离心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理论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郭子雄;;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邓国专;郑山锁;田微;曾磊;吕莹;熊宏伟;;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Ⅱ[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白国良;雷强;;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辉;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病害机理与影响分析及吊杆更换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唐昌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彦宏;型钢混凝土偏压柱粘结滑移性能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袁伟斌;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俊华;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崔大光;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火性能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德帅;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孟祥东;埋入式柱脚偏压状态力学性能和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赵晓斌;劲性骨架对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毛蕊;型钢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田田;钢梁—型钢混凝土柱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传超;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精细化建模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欣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纵向剪切粘结试验及耐火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林树潮;考虑粘结滑移的型钢混凝土梁和柱的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樊晓刚;钢与混凝土组合构件粘结滑移计算统一理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季秋,钟树生,邹良明;劲性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2 金芷生;朱万福;庞同和;;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3 欧阳坚,丁大钧,兰宗建;劲性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期刚度与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1993年03期
4 叶列平,赵树红,方鄂华;钢骨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J];工程力学;1999年02期
5 郑山锁,邓国专,杨勇,俞茂宏,张俊峰;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6 郑山锁;邓国专;田微;吴敏哲;曾磊;;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力学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01期
7 李俊华;王新堂;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抗剪机理与抗剪承载力[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8 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4期
9 陈玲珠;蒋首超;李国强;;高温下栓钉剪力连接件的结构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姜绍飞,韩林海,乔景川;钢管混凝土中钢与混凝土粘结问题初探[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菊红;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顺利;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损伤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广零;卢晋福;王国玉;;型钢混凝土临界保护层厚度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2 郑之俊;王杰光;;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J];安徽建筑;2006年01期
3 贺广零;卢晋福;王国玉;;型钢混凝土临界保护层厚度研究[J];建筑科学;2006年06期
4 陶兵;彭伟;杨雨嘉;;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J];四川建筑;2008年04期
5 张根俞;梁书亭;朱筱俊;;某综合楼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设计与分析[J];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6 徐庆奎;;型钢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7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S1期
8 马春明;;浅议型钢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施工技术[J];科技风;2009年07期
9 余洁;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S1期
10 袁雅光;;绍兴皇冠假日酒店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晋春;宋彦琦;宛光辉;;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设计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3 曾志攀;;型钢混凝土框架柱计算程序的编制及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4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配钢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郭子雄;;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佑发;崔波;;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的优化设计[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潘波;钟燕平;李学劲;徐恺;;多牛腿型钢混凝土大型节点施工技术[A];2013年全国钢结构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俊华;赵银海;唐跃锋;刘明哲;;火灾后型钢混凝土轴压柱剩余承载力试验[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李焱;杨建江;秘志伟;;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和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之政 记者 贺慧宇;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全荣;日本东京晴空塔采用的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任佳;BIM技术解工程机电难题[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宇光;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李玉荣;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朱健;内埋型钢混凝土墙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林;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作用效应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崔大光;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王维;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宏观有限元的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何明胜;型钢混凝土边框柱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弹塑性分析及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向皓;某型钢混凝土转换层桁架的受力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守筠;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4 曾贤谋;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任亚平;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勋桂;型钢混凝土框架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孙岩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胡小会;型钢混凝土界面滑移及本构关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韦希;型钢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动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俊;型钢混凝土支护桩弯剪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1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6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