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清洁能源供给规划前期方案综述
本文关键词: 区域能源 建筑群 碳交易 碳排放 出处:《施工技术》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7个实际建筑群能源供给方案,从建筑群能源负荷与能耗的供给网络设计、环境评价和投资影响几方面阐述了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的工程项目方案规划现状。当前区域建筑能源供给网络设计主要考虑建筑负荷预测和能源产生方式,很少纳入整体化模型。环境评价多以现行标准为依据,并未讨论碳排放及清洁能源应用。投资整体预测主要建立在财务测算基础上,对能源市场波动性、碳排放权交易等未来投资影响分析不足。考虑到我国未来绿色发展的需求和"十三五"期间的绿色战略,建议建立整体化模型,兼顾清洁能源及碳排放交易等机制影响进行工程项目规划。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even practical energy supply schemes, the energy load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building group are designed from the supply network of the energy load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planning for regional building load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ecast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investment impact. The current design of regional building energy supply network mainly considers building load forecasting and energy generation mod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s based on current standards and does not discuss carbon emissions and clean energy applications. The overall investment forecast is mainly based on financial calculation and volatility of energy market.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and other future investment impact analysis is inadequate. Considering the future green development needs and green strateg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holistic model.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clean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planning.
【作者单位】: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建筑群区域化清洁能源供应匹配关键技术研究(K12016255)
【分类号】:TU201.5
【正文快照】: 1背景及介绍在当前社会城市建筑群日益增多,对于建筑群进行集中能源供应、统筹规划,建立完整高效的区域能源系统,既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又能节省资金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因为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全球气温升高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日益严重,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成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忠民;宁丽媚;栾明;;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方案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12年05期
2 徐礼德;仝允桓;;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3 袁炜;成金华;;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和管理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08年12期
4 孙立新;闫增峰;杨丽萍;;西安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J];建筑科学;2008年06期
5 李明海;许红升;朱安民;王昭;;山东省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研究[J];建筑节能;2007年12期
6 戴为民;;国内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丽;;节能减排中清洁技术应用的策略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鹏涛;刘吉彩;郑鹭;岳荣先;;上海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贝叶斯统计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张仲华;刘浩飞;齐贺;张一;;建筑群清洁能源供给规划前期方案综述[J];施工技术;2016年S2期
3 张宇;曹卫东;梁双波;胡燕燕;;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同演化时空格局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4 王国旭;李骞;;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母语生态层次特征浅探——以玉龙县拉市乡南尧村纳西族母语使用调查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5 郭立文;时韵祁;;均衡发展视野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6 王平;温雨;张鸿玉;李维;于志超;;赤峰市清洁能源发展路径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08期
7 刘兴民;薛一冰;王昭;蔡伟光;;建筑能耗计算方法实践应用及分析[J];建筑节能;2015年07期
8 宫兴隆;姜伟;钱松辉;;农村户用型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年07期
9 王洪敏;赵娜;;左右江革命老区清洁能源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2015年25期
10 许国栋;马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振宇;范磊磊;;可再生能源法规、政策分析及其对发电结构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10年04期
2 刘新宇;;城市和农村沼气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3 杜秀珍;赵梦;;多能互补,重视生物质能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年04期
4 罗必雄;;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运行研究[J];电力技术;2010年07期
5 ;农村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年09期
6 刘翠玲;张小东;;分布式能源——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1期
7 杨宇;虞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基于盐城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9期
8 焦永刚;尤占平;郝长生;;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某药厂的应用方案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8年S1期
9 胡启春;;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发展模式分析[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8年03期
10 朱军平;黄振侠;邹昌谆;蒋英华;伍玉光;;吉安县农村小型沼气工程集中(联户)供气模式[J];中国沼气;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2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5期
3 ;澳大利亚参院通过碳排放税法案明年7月起征收[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11期
4 宋婷;沈清基;;城市碳排放价值指数研究及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3期
5 ;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J];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06期
6 王怡洁;;一波三折的欧盟碳排放谈判[J];汽车与配件;2014年14期
7 陈文颖,吴宗鑫,何建坤;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途径[J];节能与环保;2007年11期
9 ;改变居住模式可以有效削减碳排放[J];能源工程;2008年02期
10 N.福特;赵艳春;;减少碳排放促使土耳其开发水电[J];水利水电快报;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杜刚;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欧元明;中国省域碳排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陈立芸;公平与效率权衡下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及减排成本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陈亚楠;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何伟;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竞;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6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7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