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9 14:06
【摘要】:我国城镇化近年来迅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其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住房紧缺,需要大量的房屋建造,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有大量弊端,而建筑产业化能建设经济、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因此,需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化,使我国建造水平产生质的飞跃,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出我国建筑产业化的现状,并对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出区域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又对我国建筑产业化进行分级路径选择,从而得出了适合我国各个区域发展的道路,从而为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推广指引了道路,从而更快的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建筑产业化的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出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制约因素。然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评析出区域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我国与外国国家的建筑产业化发展和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出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几个方面。还对我国建筑产业化进行分级路径选择,把建筑产业化分为三级。分别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合其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图文】: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4.2 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建筑产业化推动已经有十多年,而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实质性发展进展缓慢,只有量的提升,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形成建筑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也很不完善,建筑产品根本无法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因此我国应该分析一下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39]。推进建筑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促进,并且以经济为支撑力量,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我国建筑产业化的目标。建筑产业化的基本发展模式如图 4.1 所示。分析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从政策、技术、经济、市场这四个方面入手,找寻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瓶颈40]。科技进步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系。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生产,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包括最基本模数体系、构件与部品体系和工业化建筑体系[44]。1)模数体系不健全80 年代制定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如图 4.2 所示,对建筑产业化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模数标准不全面,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结构构件方面的,政府没有制定一个关于其他的建筑产品和部品的模数体系标准,从而形成构配件与设计不协调产品质量不好、生产效率低下等后果。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92
本文编号:2563109
【图文】: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4.2 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建筑产业化推动已经有十多年,而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实质性发展进展缓慢,只有量的提升,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形成建筑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也很不完善,建筑产品根本无法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因此我国应该分析一下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39]。推进建筑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促进,并且以经济为支撑力量,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我国建筑产业化的目标。建筑产业化的基本发展模式如图 4.1 所示。分析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从政策、技术、经济、市场这四个方面入手,找寻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瓶颈40]。科技进步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系。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生产,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包括最基本模数体系、构件与部品体系和工业化建筑体系[44]。1)模数体系不健全80 年代制定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如图 4.2 所示,对建筑产业化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模数标准不全面,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结构构件方面的,政府没有制定一个关于其他的建筑产品和部品的模数体系标准,从而形成构配件与设计不协调产品质量不好、生产效率低下等后果。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忠富,关柯;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步骤、途径与策略[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陆凤华;王伟;;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3 孙德俊;孙成扬;;浅谈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4 刘战伟;;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关系研究[J];市场论坛;2014年08期
5 李晓明;赵丰东;李禄荣;仲继寿;马韵玉;陈聪;洪嘉伟;李建树;刘刚;朱茜;;模数协调与工业化住宅建筑[J];住宅产业;2009年12期
6 李忠;卢伟;王丽;;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立红;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时良;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潘璐;中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障碍性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6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