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2:09
本文关键词: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源于古希腊字,这个本是名词的词语,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生活的环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形容健康、美好、和谐的事物。而生态理念正是以这种健康和谐的观念来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房屋建造作为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出现而出现。当生态的理念逐渐被人们认同并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生态建筑也应运而生。当下生态建筑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生态的理念得到人们高度认同并在建造住宅中付诸实践,我们应感到欣慰。人类正在试图弥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再也不能满足我们当下的需要。本文旨在提倡发展低技术生态建筑,尤其是鼓励在乡村发展低技术生态建筑。首先,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其次,乡村的建造技术较城市来说相对落后,简单传统的低技术建造技法相对于高科技技术更容易掌握和普及。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和低技术的内涵。阐述了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即低技术的建造手段、建筑的生态效能和建筑的地域性特点。第三章是针对低技术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具体从建筑的选址、建筑的形态空间、建筑的材料利用等方面分析。第四章结合客店度假村的设计案例,从实践中具体分析了低技术生态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从度假村的环境概况入手,介绍了度假村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具体的平面规划设计。围绕第三章的内容具体从度假村的选址、形态空间和材料利用分析。低技术生态建筑在本着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同时,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采取朴实传统的技术手法设计出相对低耗能和低污染的生态建筑。低技术生态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资源和能源危机。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出现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建筑的独特性,让传统的营造技术在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过程中扬弃并得以保存,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技术 乡村建筑 生态建筑 度假村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4;TU20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2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研究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目的8-9
- 1.2.2 发展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意义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综述12-14
- 2.1 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概念12
- 2.1.1 生态建筑的概念12
- 2.1.2“低技术”的内涵12
- 2.2 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12-14
- 2.2.1 低技术建造手段12-13
- 2.2.2 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地域性13
- 2.2.3 传统材料的利用13-14
- 第三章 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14-18
- 3.1 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选址14-15
- 3.1.1 建筑选址的风水原则14
- 3.1.2 建筑选址的低技术原则14-15
- 3.2 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功能形态分析15-16
- 3.2.1 传统的建筑形态15
- 3.2.2 现代低技术功能形态分析15-16
- 3.3 乡村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材料利用分析16-18
- 3.3.1 充分利用当地材料16
- 3.3.2 传统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的利用16-18
- 第四章 低技术乡村生态度假村建筑设计实践18-25
- 4.1 生态度假村环境概况18-19
- 4.1.1 地理环境概况分析18
- 4.1.2 气候环境概况分析18-19
- 4.1.3 度假村总设计思路19
- 4.2 生态度假村的选址19-20
- 4.2.1 度假村的选址原则分析19-20
- 4.2.2 度假村的总平面规划设计20
- 4.3 生态度假村的形态空间分析20-22
- 4.3.1 度假村外观形态分析20-21
- 4.3.2 度假村的低技术功能形态分析21-22
- 4.4 度假村的生态建筑材料利用分析22-25
- 4.4.1 木材的利用分析22-23
- 4.4.2 其它材质利用分析23
- 4.4.3 新型环保材料的利用分析23-25
- 第五章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8
- 致谢28-29
- 附录29-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传宝;发展生态建筑的几点思考[J];建筑;2000年09期
2 谢含;国内外生态建筑新动向[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年03期
3 刘红卫;生态建筑技术和西部开发[J];宁夏科技;2001年02期
4 成斌;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J];四川建筑;2001年02期
5 陈 易;我国生态建筑的现状与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陈U
本文编号:27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