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8:13

  本文关键词: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居住区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更是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问题。近些年来,居住区的景观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这些绿化指标都是从平面角度上考量绿化量,这不足以全面地反映绿化质量,因此亟需一个评价标准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有效参考。“绿视率”理论将绿化信息简化,以数字量化的形式考察居住区绿化的立体构成,为居住区绿化视觉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本文介绍了”绿视率”理论的相关内容,以北京市晴波园、杨庄小区、紫金长安、秀园小区、八角社区等十余个居住区为例,进行了居住区中道路系统、开放空间、植物绿地的绿视率调查,详细阐述了调查内容及绿视率的量化方法,并针对调查结果总结了影响居住区绿视率的相关因素,包括使用者位置及角度、道路系统、绿化形态、植物配置模式等。分析对比多个居住区绿地的绿视体验,从道路系统设置、绿地布局形式、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植物树种的选择等多方面,详细地提出了基于绿视率理论的改善居住区景观质量的设计策略,包括:①设置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增加道路线型变化。②结合点状绿化与条状绿地,合理扩大绿化面积,保持绿化的连贯性。③使用复层植物配置模式,丰富绿化层次;选用叶量丰富的植物作为绿化树种,增加绿量。④发展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增加绿色空间范围。
【关键词】:居住区 绿视率 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的目的9-10
  • 1.2.2 研究的意义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绿视率相关概念11-13
  • 1.4.1 绿视率的源起11-12
  • 1.4.2 绿视率的研究现状12-13
  • 1.4.3 绿视率的量化方式13
  • 1.5 绿视率的研究综述简析13-15
  • 第二章 对北京市居住区景观绿视率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15-25
  • 2.1 绿视率调查方法15-19
  • 2.1.1 调查对象概况15-17
  • 2.1.2 数据取样采集17-18
  • 2.1.3 照片及修正18
  • 2.1.4 绿视率计算18-19
  • 2.2 调查结果19-20
  • 2.3 绿视率影响因素分析20-24
  • 2.3.1 使用者位置及角度20
  • 2.3.2 道路系统及路幅宽度20-21
  • 2.3.3 绿化形态21
  • 2.3.4 植物配置模式21-23
  • 2.3.5 植物相关因素23
  • 2.3.6 季节因素23-24
  • 2.4 本章结语24-25
  • 第三章 绿视率在北京居住区道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25-43
  • 3.1 道路线型对绿视率的影响25-30
  • 3.1.1 直线型道路26-28
  • 3.1.2 曲线型道路28-30
  • 3.2 不同道路级别的绿视率30-40
  • 3.2.1 居住区道路30-33
  • 3.2.2 小区道路33-35
  • 3.2.3 组团路35-37
  • 3.2.4 宅间小路37-40
  • 3.3 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40-42
  • 3.3.1 行道树的选择40-41
  • 3.3.2 花灌木的选择41-42
  • 3.4 本章结语42-43
  • 第四章 “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绿地系统设计中的应用43-57
  • 4.1 不同绿地的设计要求44-49
  • 4.1.1 居住区公园44-45
  • 4.1.2 小游园45-46
  • 4.1.3 组团绿地46-47
  • 4.1.4 宅旁绿地47-49
  • 4.2 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现状49-52
  • 4.2.1 绿地系统不完善49
  • 4.2.2 绿化水平不高49-50
  • 4.2.3 侵占绿地现象严重50-52
  • 4.3 居住区绿地的设计策略52-54
  • 4.3.1 垂直绿化52-53
  • 4.3.2 阳台绿化53-54
  • 4.3.3 人性化设计54
  • 4.4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54-57
  • 4.4.1 植物配置类型54-56
  • 4.4.2 绿化植物的选择56-5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余敏;董冲;;拓展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J];华中建筑;2013年08期

2 吴立蕾;王云;;城市道路绿视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港市西城区道路绿地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解自来;提高主城“绿视率”是建设“绿色南京”的重要环节[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06期

4 ;日本引入“绿视率”指标推进城市绿化工作[J];园林科技;2012年02期

5 吴正旺;马欣;杨鑫;;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调查——以北京为例[J];华中建筑;2014年02期

6 赵生华;梁曲扬;周晓丹;苏宝玲;;绿视率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07期

7 赵生华;梁曲扬;周晓丹;苏宝玲;;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绿视率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袁菲菲;;城市绿地景观绿视率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9 ;视觉生态[J];福建农业;2011年05期

10 邓小军,王洪刚;绿化率 绿地率 绿视率[J];新建筑;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赵辉 通讯员 唐闻;武汉着力提高城市绿视率[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2 金波 顾新东;“绿视率”被导入南京城区绿化[N];新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刘远邋本报通讯员 金波;问绿:从“绿量加法”到“市民感受”[N];南京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海楠;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田梦;城市道路绿化模式与绿视率的关系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英书;城市道路绿视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陈秀星;华侨城社区绿视率对景观评价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军成;基于绿视率的重庆新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吴立蕾;基于绿视率的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4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