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00:19
建筑能耗与气候息息相关,气候是建筑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其建筑形态也各有不同。建筑气候分区可以明确区分其共性特征和差异,使建筑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建筑做到因地制宜。近百年来,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全球变暖是目前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尺度不同,如何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建立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模型,分析气候变化下的建筑节能策略,从而有助于建筑节能控制,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化日益明显,而气候变化又有着千变万化的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研究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首先有必要分析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历史阶段和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包括全国整体的平均变化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建立我国的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模型,分析气候变化下建筑气候分区的变化趋势。(2)目前常用于建筑气候分区的分区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分级区划,一类是聚类分区。两者在建筑气候分...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气候区划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50%热工设计分区[31]反映的是建筑热工设计与气候的关系,主要体建筑物及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的影响。GB50176—16《民用》(图 1.2)[31]用累年最冷月(1 月)和最热月(7 月)的平均温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表
.1 研究数据来源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为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 1971 年至 2099 年的气象数据[5中 1971 年至 2005 年为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计算得到的历史计算数据,2006 年99 年为基于历史计算数据进行模拟预测得到的不同情景模式的预测数据,分 RCP4.5 和 RCP8.5,包含 1340 个台站的温度、比湿、降水等气象要素。RCPs 情景是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AR5)和 CMIP5 提出的典型浓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情景。RCP 情景根据辐射作为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四种路径,代表较高排放情景的 RCP8.5 是指到 2辐射强迫达到 8.5W/m2,并将继续上升一段时间。两个中间稳定路径 RCP6.CP4.5 分别代表辐射强迫在 2100 年之前达到 6W/m2和 4.5W/m2。而代表低端的 RCP3-PD 是指到 21 世纪中期辐射强迫峰值达到 3.1W/m2,然后开始下降,00 年降到 2.6 W/m2[58]。
本文编号:3075531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气候区划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50%热工设计分区[31]反映的是建筑热工设计与气候的关系,主要体建筑物及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的影响。GB50176—16《民用》(图 1.2)[31]用累年最冷月(1 月)和最热月(7 月)的平均温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表
.1 研究数据来源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为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 1971 年至 2099 年的气象数据[5中 1971 年至 2005 年为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计算得到的历史计算数据,2006 年99 年为基于历史计算数据进行模拟预测得到的不同情景模式的预测数据,分 RCP4.5 和 RCP8.5,包含 1340 个台站的温度、比湿、降水等气象要素。RCPs 情景是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AR5)和 CMIP5 提出的典型浓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情景。RCP 情景根据辐射作为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四种路径,代表较高排放情景的 RCP8.5 是指到 2辐射强迫达到 8.5W/m2,并将继续上升一段时间。两个中间稳定路径 RCP6.CP4.5 分别代表辐射强迫在 2100 年之前达到 6W/m2和 4.5W/m2。而代表低端的 RCP3-PD 是指到 21 世纪中期辐射强迫峰值达到 3.1W/m2,然后开始下降,00 年降到 2.6 W/m2[58]。
本文编号:3075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7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