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水库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7:25

  本文关键词:水库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密市孚日自来水厂的原水属于水库微污染水源水,近年来,由于水源污染、间接性调水和明渠输水等原因,加剧了水质恶化,出现藻类爆发、季节性耗氧量猛增和嗅味污染等严重的问题。但是水厂现有的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本课题以该水厂原水为试验对象,通过预处理试验,探讨了活性泥渣预处理工艺和化学氧化预处理工艺对水源水中嗅味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结了污染物的去除规律,优化了活性泥渣、活性炭及氧化剂的投加量,进行了技术经济概算,确定了最佳处理工艺。活性泥渣预处理工艺是将沉淀池泥渣部分先进行生物活化,再参与强化混凝,本研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活性泥渣的生物降解作用,对活性泥渣以及活性泥渣与活性炭联用工艺进行强化混凝试验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泥渣+PAC+PAM组合工艺,需投加170 mg/L活性泥渣、15 mg/L PAC和0.08 mg/L PAM进行混凝,此方案对CODMn、氨氮、UV254、藻类总数与臭和味等级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7.25%、17.79%、18.18%、40.98%和75%;在粉末活性炭+活性泥渣+PAC+PAM组合工艺中,投加5 mg/L粉末活性炭、170 mg/L活性泥渣、12.5 mg/L PAC和0.06 mg/L PAM进行混凝,此方案对CODMn、氨氮、UV254、藻类总数和臭味等级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3.14%、11.04%、21.21%、45.93%和75%,此时CODMn、氨氮、UV254的去除率比未投加活性炭时均提高了6%左右。通过对比试验得到,粉末活性炭+活性泥渣+PAC+PAM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泥渣+PAC+PAM组合工艺。化学氧化预处理采用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单过硫酸氢钾、UV/单过硫酸氢钾和单过硫酸氢钾/UV工艺,利用氧化剂的强氧化性去除水体的嗅味物质。对比几种预处理工艺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效果较差,成本最低;高锰酸钾处理效果一般,但是色度是制约它的最大因素,且成本较低;单过硫酸氢钾、UV/单过硫酸氢钾和单过硫酸氢钾/UV工艺处理效果较好,他们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 mg/L.0.75 mg/L和1.0mg/L,就成本而言,UV/单过硫酸氢钾较低,对氨氮、色度、CODMn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48.42%、75%、40.05%和21.33%,臭和味等级为1级。通过对比试验得到,UV/单过硫酸氢钾工艺优于其他化学氧化预处理工艺。
【关键词】:微污染水 预处理 活性泥渣 化学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3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11
  • 1.1.2 高密市孚日自来水厂水源水现状11-13
  • 1.2 水厂运行现状13-19
  • 1.2.1 水厂工艺介绍13-15
  • 1.2.2 水厂存在问题15-19
  • 1.3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19-22
  • 1.3.1 强化混凝技术20
  • 1.3.2 吸附预处理技术20-21
  • 1.3.3 高锰酸钾氧化预处理技术21
  • 1.3.4 生物滤池预处理技术21-22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22-24
  • 1.4.1 研究的意义22-23
  • 1.4.2 研究的创新点23-24
  • 第2章 试验设计24-29
  • 2.1 实验内容24
  • 2.2 试验用水水质与分析方法24-25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仪器25-27
  • 2.4 试验药品27-29
  • 第3章 活性泥渣回流强化混凝预处理试验研究29-45
  • 3.1 生物池的启动29-31
  • 3.1.1 前期准备阶段29-30
  • 3.1.2 调试阶段30-31
  • 3.2 活性泥渣回流强化混凝试验31-37
  • 3.2.1 混凝优化试验31-33
  • 3.2.2 活性泥渣优化混凝试验33-35
  • 3.2.3 正交试验35-37
  • 3.3 活性泥渣与活性炭联用强化混凝试验37-42
  • 3.3.1 活性泥渣与活性碳联用优化混凝试验37-40
  • 3.3.2 正交试验40-42
  • 3.4 本章小结42-45
  • 第4章 化学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45-61
  • 4.1 二氧化氯预氧化试验45-47
  • 4.2 高锰酸钾预氧化试验47-49
  • 4.3 单过硫酸氢钾预氧化试验49-58
  • 4.3.1 单过硫酸氢钾预氧化混凝效果的影响分析49-50
  • 4.3.2 紫外活化单过硫酸氢钾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分析50-56
  • 4.3.3 单过硫酸氢钾经紫外活化与未经紫外活化对比56-58
  • 4.5 技术经济概算58
  • 4.6 本章小结58-61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61-63
  • 5.1 结论61-62
  • 5.2 建议62-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计鸿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16年01期

2 李圭白;梁恒;;创新与我国城市饮用水净化技术发展[J];给水排水;2015年11期

3 唐文锋;胡友彪;孙丰英;;BAF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反冲洗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齐子翔;;我国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补偿为例[J];生态经济;2014年10期

5 李冬梅;李子亚;林洁漫;李绍秀;林显增;黄明珠;梅胜;;微污染东平河原水的生物预处理特性与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9期

6 唐文锋;胡友彪;何晓文;孙丰英;;曝气生物滤池生物预处理微污染水试验[J];环境工程;2014年09期

7 秦朗;徐斌;林琳;陈英英;荣蓉;;二氧化氯预氧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作用规律研究[J];给水排水;2014年05期

8 郑立辉;刘亭亭;苑庆山;;基于常规处理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改进措施[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成金华;冯银;;我国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钱东仁;王振;;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加强城市水资源保护 宿迁市水务局[J];江苏水利;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成杰;刘丰录;李辉;;加强综合整治 保护水源水质——浅谈峡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雁;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的控制技术及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松虎;黄河下游城市(济南)饮用水管网生物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曦凯;引黄水库水以气浮为核心净化工艺示范工程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3 韩耀霞;助凝剂与混凝剂联合投加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水库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8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