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11:34
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1.2 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3.2 亚型
3.2.1 亚型A:梳式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4.2 亚型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4.2.3 亚型C:堂橫屋式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5.2 亚型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9.2 创新点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曾灿,陈驰. 地理研究. 2017(10)
[2]传统聚落的气候适应性自然山水空间模式分析——以萱州古镇为例[J]. 陈坚,王宽,李涛. 现代园艺. 2017(19)
[3]龙泉驿茶店镇传统村落景观特点分析[J]. 樊丁.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8)
[4]浙江模式下家庭工业聚落的空间结构优化[J]. 朱晓青,吴屹豪. 建筑与文化. 2017(07)
[5]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更新与保护——以北海市水车村为例[J]. 卢武策. 建材与装饰. 2017(22)
[6]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民居形态及其演化模式浅析[J]. 王鑫,薛林平. 新建筑. 2017(03)
[7]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小洲村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建筑模式浅析[J]. 黎林. 江西建材. 2017(09)
[8]广东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民系特征[J]. 袁少雄,唐光良,张虹鸥,宫清华,尹小玲,黄光庆. 热带地理. 2017(03)
[9]肇庆市传统乡村地区水景观特征与形式——以城区周边为例[J]. 钟国庆,刘楚慧,梁睿,肖可锚,何诗祺,何钰琪. 中外建筑. 2017(05)
[10]广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及特征研究[J]. 杨婵玉,赵小旺.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8)
博士论文
[1]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及其规划应用研究[D]. 童磊.浙江大学 2016
[2]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桑园围研究[D]. 张智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 刘渌璐.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D]. 韦松林.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 杨锋梅.西北大学 2014
[7]北京古村落空间解析及应用研究[D]. 张大玉.天津大学 2014
[8]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 朱雪梅.华南理工大学 2013
[9]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原地区新型农村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少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10]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东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李戈.深圳大学 2017
[2]珠三角都市边缘乡村发展建设策略研究[D]. 梁凯.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新城建设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变迁及改造模式研究[D]. 詹飞翔.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广东雷州地区与潮汕地区民居特征比较研究[D]. 黄博聪.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中山(香山)汉民系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 梁嘉文.华南理工大学 2016
[6]广东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研究[D]. 陈露平.华南农业大学 2016
[7]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D]. 郭红露.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8]成都平原旧村落外部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刘铭.西南交通大学 2016
[9]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广州市村庄更新策略研究[D]. 袁书梅.华中科技大学 2016
[10]广佛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黄雪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105486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1.2 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3.2 亚型
3.2.1 亚型A:梳式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4.2 亚型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4.2.3 亚型C:堂橫屋式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5.2 亚型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9.2 创新点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曾灿,陈驰. 地理研究. 2017(10)
[2]传统聚落的气候适应性自然山水空间模式分析——以萱州古镇为例[J]. 陈坚,王宽,李涛. 现代园艺. 2017(19)
[3]龙泉驿茶店镇传统村落景观特点分析[J]. 樊丁.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8)
[4]浙江模式下家庭工业聚落的空间结构优化[J]. 朱晓青,吴屹豪. 建筑与文化. 2017(07)
[5]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更新与保护——以北海市水车村为例[J]. 卢武策. 建材与装饰. 2017(22)
[6]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民居形态及其演化模式浅析[J]. 王鑫,薛林平. 新建筑. 2017(03)
[7]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小洲村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建筑模式浅析[J]. 黎林. 江西建材. 2017(09)
[8]广东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民系特征[J]. 袁少雄,唐光良,张虹鸥,宫清华,尹小玲,黄光庆. 热带地理. 2017(03)
[9]肇庆市传统乡村地区水景观特征与形式——以城区周边为例[J]. 钟国庆,刘楚慧,梁睿,肖可锚,何诗祺,何钰琪. 中外建筑. 2017(05)
[10]广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及特征研究[J]. 杨婵玉,赵小旺.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8)
博士论文
[1]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及其规划应用研究[D]. 童磊.浙江大学 2016
[2]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桑园围研究[D]. 张智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 刘渌璐.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D]. 韦松林.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 杨锋梅.西北大学 2014
[7]北京古村落空间解析及应用研究[D]. 张大玉.天津大学 2014
[8]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 朱雪梅.华南理工大学 2013
[9]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原地区新型农村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少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10]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东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李戈.深圳大学 2017
[2]珠三角都市边缘乡村发展建设策略研究[D]. 梁凯.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新城建设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变迁及改造模式研究[D]. 詹飞翔.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广东雷州地区与潮汕地区民居特征比较研究[D]. 黄博聪.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中山(香山)汉民系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 梁嘉文.华南理工大学 2016
[6]广东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研究[D]. 陈露平.华南农业大学 2016
[7]广府村落传统景观元素的特质与内涵研究[D]. 郭红露.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8]成都平原旧村落外部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刘铭.西南交通大学 2016
[9]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广州市村庄更新策略研究[D]. 袁书梅.华中科技大学 2016
[10]广佛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黄雪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10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0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