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多元时空演化

发布时间:2021-03-31 04:18
  重大工程建设具有极高的挑战性,需要开展跨组织科技创新,但目前针对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詹天佑奖为背景,采用动态多元网络分析方法,建立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并分析其时空动态演化规律,识别其中关键节点。研究发现,该网络为低密度的小世界网络;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少数关键企业逐渐成为网络的关键节点,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网络的主体,地方性企业则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在空间特征方面,总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的企业在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性。衡量参建企业所在地和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性一致性指标稳定在0.5左右,即总体而言本地和外地企业具有均等的优势。 

【文章来源】:科研管理. 2020,41(10)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多元时空演化


13届(2000—2015)詹天佑奖统计变化趋势

聚类,系数,詹天佑,网络密度


计算得知,过去13届詹天佑奖组织间合作整体网络的聚类系数在0.92和0.98之间波动(如图2所示),均值为0.944,属于高聚类网络,说明基于项目的合作特征明显。这是因为和一般企业合作创新不同,重大工程创新合作往往是基于工程项目的创新活动,而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导致企业间并无稳固的合作关系,重复合作受制于项目交付模式和招投标制度的影响,因此这类网络更多呈现出高聚类的稀疏网络,网络中心具有分布特征。整体网络其他关键指标变化如图3所示。可见,詹天佑奖获奖组织合作网络的网络密度在0.05~0.1之间平稳波动,说明合作紧密程度并未随时间发生大的变化,网络特征平稳。较低的网络密度说明当前基于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集聚程度并不高,原因可能存在两方面:一是詹天佑奖是基于项目的评奖,而项目的参建单位比较分散;另一方面,詹天佑奖大多授予了政府投资重大工程,而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制度限制了企业间合作的高重复性。中心势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网络中的关系或权力更多地趋向集中在少数几个节点之中。但由于在特定阶段新单位(如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的加入,导致网络的整体中心势产生阶段式突变,如第7届。中间势参数具有类似的特征,但变化更为剧烈。不过,网络中心势和中间势并不呈现一致的波动规律,说明网络的集聚和中介性能并不一致,合作网络呈现复杂性。图3 整体网网络密度、中心势和中间势变化

网络密度,时空,聚类,系数


整体网网络密度、中心势和中间势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元网络的项目组织学习能力对任务完成影响评价仿真方法[J]. 李永奎,庞达,李东宇,卢昱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05)
[2]摩天大楼工程跨组织合作网络的形成和演化——1993~2015年样本分析[J]. 李永奎,李思琪,沈倪.  工程经济. 2016(04)
[3]基于中心性的工程承包商合作网络脆弱性仿真[J]. 刘亮,韩传峰,缪莉莉,曹吉鸣.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3(01)
[4]跨区域公共工程项目组织运行机制[J]. 向鹏成,邹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8)
[5]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J]. 刘兰剑,司春林.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04)
[6]关于工程和工程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J]. 李伯聪.  北方论丛. 2008(02)



本文编号:311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1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