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维数理论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渗透性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07 04:41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由于定向纤维束的存在,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容易沿着定向纤维束的走向迁移,从而导致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内部基体受损从而抗渗性下降,将严重影响此种纤维增强材料的耐久性,最终为工程加固和修复埋下安全隐患。所以研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在外界压力水作用下而产生的影响十分有意义。为了描述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渗透性,可以通过渗透性试验以及各种科学的方法建立一种合理的模型用于描述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渗透性。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27801,41430642,511082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1403)以及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FSE201514)的资助。以分形维数作为表征参数引入到描述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渗透性中,通过试验与实际渗流情况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作为基础物理量,基于量纲分析法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相结合,建立一种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这种模型是分形维数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裂隙渗流模型。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确定纤维编织网...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14图2.3编制纤维编织网图2.4试验准备纤维编织网2.3.3试件编号本次TRC渗透性试验中,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体水灰比作为试验基础变量,其中S2代表网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网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体试件差异性指标如表2.4所示。表2.4试件差异性指标类型水灰比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试件数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第2章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14图2.3编制纤维编织网图2.4试验准备纤维编织网2.3.3试件编号本次TRC渗透性试验中,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体水灰比作为试验基础变量,其中S2代表网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网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体试件差异性指标如表2.4所示。表2.4试件差异性指标类型水灰比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试件数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RC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 李耀,尹世平,刘鸣,叶桃.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04)
[2]CTRC-受火损伤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王斌,孙政. 结构工程师. 2019(03)
[3]TRC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刘睿,侯梦君. 结构工程师. 2019(03)
[4]氯盐干湿循环次数对TRC加固RC柱抗震性能影响[J]. 李耀,尹世平,刘鸣,杨扬. 建筑结构学报. 2019(04)
[5]侵蚀环境下TRC约束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J]. 荆磊,尹世平. 建筑材料学报. 2019(05)
[6]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机理[J]. 王建刚,张金喜,郭阳阳,周同举. 混凝土. 2018(08)
[7]TRC加固受火损伤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孙政,高皖扬,张马秀. 结构工程师. 2018(03)
[8]-3℃养护下引气混凝土孔结构与抗渗性研究[J]. 张瑞稳,王起才,张戎令,代金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9]单裂隙砂岩渗流特性实验研究[J]. 王来贵,张阳,刘向峰,陈强. 硅酸盐通报. 2018(05)
[10]低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与抗渗性的影响[J]. 梁柯鑫,王起才,张凯,张戎令,崔晓宁,王炳忠. 硅酸盐通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李赫.大连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压力水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中的迁移规律[D]. 李扬.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房室模型的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规律[D]. 柴旭.吉林大学 2018
[3]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开裂后抗渗性能的影响[D]. 任县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纤维编织网增强自应力混凝土的自应力分布模型[D]. 赵建宇.吉林大学 2016
[5]纤维编织网增强自应力混凝土膨胀性能研究[D]. 满腾.吉林大学 2015
[6]纤维编织网与自应力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D]. 金贺楠.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2282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14图2.3编制纤维编织网图2.4试验准备纤维编织网2.3.3试件编号本次TRC渗透性试验中,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体水灰比作为试验基础变量,其中S2代表网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网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体试件差异性指标如表2.4所示。表2.4试件差异性指标类型水灰比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试件数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第2章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14图2.3编制纤维编织网图2.4试验准备纤维编织网2.3.3试件编号本次TRC渗透性试验中,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体水灰比作为试验基础变量,其中S2代表网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网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体试件差异性指标如表2.4所示。表2.4试件差异性指标类型水灰比纤维编织网网格尺寸TEX含量试件数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RC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 李耀,尹世平,刘鸣,叶桃.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04)
[2]CTRC-受火损伤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王斌,孙政. 结构工程师. 2019(03)
[3]TRC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刘睿,侯梦君. 结构工程师. 2019(03)
[4]氯盐干湿循环次数对TRC加固RC柱抗震性能影响[J]. 李耀,尹世平,刘鸣,杨扬. 建筑结构学报. 2019(04)
[5]侵蚀环境下TRC约束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J]. 荆磊,尹世平. 建筑材料学报. 2019(05)
[6]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机理[J]. 王建刚,张金喜,郭阳阳,周同举. 混凝土. 2018(08)
[7]TRC加固受火损伤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胡克旭,孙政,高皖扬,张马秀. 结构工程师. 2018(03)
[8]-3℃养护下引气混凝土孔结构与抗渗性研究[J]. 张瑞稳,王起才,张戎令,代金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9]单裂隙砂岩渗流特性实验研究[J]. 王来贵,张阳,刘向峰,陈强. 硅酸盐通报. 2018(05)
[10]低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与抗渗性的影响[J]. 梁柯鑫,王起才,张凯,张戎令,崔晓宁,王炳忠. 硅酸盐通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李赫.大连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压力水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中的迁移规律[D]. 李扬.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房室模型的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规律[D]. 柴旭.吉林大学 2018
[3]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开裂后抗渗性能的影响[D]. 任县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纤维编织网增强自应力混凝土的自应力分布模型[D]. 赵建宇.吉林大学 2016
[5]纤维编织网增强自应力混凝土膨胀性能研究[D]. 满腾.吉林大学 2015
[6]纤维编织网与自应力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D]. 金贺楠.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2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2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