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的理论解及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0:51
抗滑桩作为滑坡治理中最常用的有效工程措施,在世界各国滑坡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应用。现行抗滑桩设计时,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推力往往被假定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抛物线型等分布;其推力的计算往往将滑体划分为条块,假定条块为刚性,并在一定安全系数下加以计算;另外抗滑桩其桩端被简化假定为:简支、铰支、悬臂等方式加以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方法,其抗滑桩的设计荷载没有假设,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力既有法向应力,也有切向应力,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广泛使用的抗滑桩计算方法(“m”法)加以比较,以实际边坡防治为例,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边坡防治工程中抗滑桩的应用为主题,首先阐述山体滑坡对国内外造成的危害,并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抗滑桩研究及应用现状;接着详细介绍了抗滑桩的分类、破坏形式、使用条件和设计原则等。(2)介绍了几种传统边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获得防治措施所在处的剩余下滑力(即滑坡推力),该结果作为抗滑桩力的设计依据,然后阐述了传统抗滑桩的计算方法,把抗滑桩滑面以上部分(受荷段)看成一个悬臂梁,进行受力分析为,针对桩所受的外...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1.2.2 抗滑桩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1.2.3 抗滑桩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抗滑桩的适用条件及破坏形式
1.3.1 抗滑桩的适用条件
1.3.2 抗滑桩的破坏形式
1.4 抗滑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1.4.1 抗滑桩的分类
1.4.2 抗滑桩的设计原则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边坡的稳定性及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2.1 边坡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2.1.1 破裂面法
2.1.2 圆弧条法
2.1.3 毕肖普法
2.1.4 不平衡推力法
2.1.5 简布法
2.2 抗滑桩常用计算方法介绍
2.2.1 基本理论与方法
2.2.2 刚性桩的计算
2.2.3 弹性桩的计算
第3章 一种新的抗滑桩广义理论解
3.1 应力理论解基本思想
3.2 新的抗滑桩理论解求解方法
3.2.1 对边坡(ABCDP)进行求解
3.2.2 对多边形BCGF进行求解
3.2.3 对多边形CGJH进行求解
3.2.4 对抗滑桩进行整体受力分析
3.2.5 抗滑桩系数求解
3.2.6 抗滑桩应变分布
第4章 工程应用
4.1 工程概况
4.1.1 地形描述
4.1.2 建立工程模型
4.2 传统边坡抗滑桩工程计算分析
4.2.1 传统滑坡推力计算
4.2.2 传统抗滑桩内力计算
4.3 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应力理论解计算分析
4.3.1 山体滑坡理论解法
4.3.2 抗滑桩理论解法
4.3.2.1 抗滑桩受荷段进行数值解
4.3.2.2 抗滑桩锚固段进行数值解
4.3.2.3 抗滑桩整体应力理论解
4.4 边坡及抗滑桩力的分布特征
4.4.1 边坡力的分布特征
4.4.2 抗滑桩力的分布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滑坡推力分布对灌注微型桩受力规律的影响分析[J]. 李昌龙.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11)
[2]全埋式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探讨[J]. 贺建清,吴昊天,龙锦坤,王康康,高文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9)
[3]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冻胀力学模型[J]. 李宗利,姚希望,杨乐,邵化建,王正中.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5)
[4]大直径清水钻孔桩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J]. 吴浩. 中国高新科技. 2019(14)
[5]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中相关问题处理方法探析[J]. 黄阳,韩文杰,李洪文.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07)
[6]嵌岩抗滑桩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值取值的数值模拟研究[J]. 焦世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9(03)
[7]抗滑桩受荷段前侧有限范围地层的地基抗力系数取值方法[J]. 孙来宾,肖世国. 岩土力学. 2020(01)
[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分类和构造特点[J]. 缪海林. 江苏建筑. 2018(05)
[9]一种黄土滑坡渐进破坏过程分析[J]. 杨丽平. 岩土力学. 2018(07)
[10]考虑滑坡渐进破坏的改进简布条分法[J]. 王振,叶晓明,刘永新. 岩土力学. 2018(02)
博士论文
[1]基于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桩的计算与应用研究[D]. 刘静.中南大学 2007
[2]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 吕庆.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无挡板抗滑桩桩间土体滑塌剪切带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D]. 刘晓峰.南华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7407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1.2.2 抗滑桩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1.2.3 抗滑桩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抗滑桩的适用条件及破坏形式
1.3.1 抗滑桩的适用条件
1.3.2 抗滑桩的破坏形式
1.4 抗滑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1.4.1 抗滑桩的分类
1.4.2 抗滑桩的设计原则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边坡的稳定性及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2.1 边坡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2.1.1 破裂面法
2.1.2 圆弧条法
2.1.3 毕肖普法
2.1.4 不平衡推力法
2.1.5 简布法
2.2 抗滑桩常用计算方法介绍
2.2.1 基本理论与方法
2.2.2 刚性桩的计算
2.2.3 弹性桩的计算
第3章 一种新的抗滑桩广义理论解
3.1 应力理论解基本思想
3.2 新的抗滑桩理论解求解方法
3.2.1 对边坡(ABCDP)进行求解
3.2.2 对多边形BCGF进行求解
3.2.3 对多边形CGJH进行求解
3.2.4 对抗滑桩进行整体受力分析
3.2.5 抗滑桩系数求解
3.2.6 抗滑桩应变分布
第4章 工程应用
4.1 工程概况
4.1.1 地形描述
4.1.2 建立工程模型
4.2 传统边坡抗滑桩工程计算分析
4.2.1 传统滑坡推力计算
4.2.2 传统抗滑桩内力计算
4.3 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应力理论解计算分析
4.3.1 山体滑坡理论解法
4.3.2 抗滑桩理论解法
4.3.2.1 抗滑桩受荷段进行数值解
4.3.2.2 抗滑桩锚固段进行数值解
4.3.2.3 抗滑桩整体应力理论解
4.4 边坡及抗滑桩力的分布特征
4.4.1 边坡力的分布特征
4.4.2 抗滑桩力的分布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滑坡推力分布对灌注微型桩受力规律的影响分析[J]. 李昌龙.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11)
[2]全埋式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探讨[J]. 贺建清,吴昊天,龙锦坤,王康康,高文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9)
[3]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冻胀力学模型[J]. 李宗利,姚希望,杨乐,邵化建,王正中.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5)
[4]大直径清水钻孔桩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J]. 吴浩. 中国高新科技. 2019(14)
[5]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中相关问题处理方法探析[J]. 黄阳,韩文杰,李洪文.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07)
[6]嵌岩抗滑桩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值取值的数值模拟研究[J]. 焦世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9(03)
[7]抗滑桩受荷段前侧有限范围地层的地基抗力系数取值方法[J]. 孙来宾,肖世国. 岩土力学. 2020(01)
[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分类和构造特点[J]. 缪海林. 江苏建筑. 2018(05)
[9]一种黄土滑坡渐进破坏过程分析[J]. 杨丽平. 岩土力学. 2018(07)
[10]考虑滑坡渐进破坏的改进简布条分法[J]. 王振,叶晓明,刘永新. 岩土力学. 2018(02)
博士论文
[1]基于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桩的计算与应用研究[D]. 刘静.中南大学 2007
[2]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 吕庆.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无挡板抗滑桩桩间土体滑塌剪切带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D]. 刘晓峰.南华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7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4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