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触媒理论引导下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08:26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结合体现,代表着我们国家民众的精神面貌和高贵的品质。改革开放40年时间里,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村落不可避免的衰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选择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现目前传统村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空心化”,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人群的离去,村落剩下的大多只是留念于故土的老人和缺乏劳动力的孩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逐渐减少,传统村落只有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在我国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用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总结提出的“触媒理论”结合我国传统村落现状,试图通过“触媒理论”策略性的改造原有元素或者引进新元素,从而创造成为可以激发并维持村落后续发展的连锁反应,由此保护并激活传统村落。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为广安市肖溪镇肖家溪社区传统村落。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通过肖家溪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能够激发的触媒载体;二是根据触媒理论对所找到的触媒载体进行策略性的改造;三是结合软触媒来对触媒效应后续发展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这些步骤依次实现肖家溪社区传统村落的更新。本文的“触媒理论”对传统村落更新的思路,目...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现状及趋势
        1.4.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现状及趋势
        1.4.3 城市触媒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关于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
    2.1 城市触媒理论
    2.2 触媒反应的过程和表现
    2.3 城市触媒的原则
        2.3.1 符合该区域的需求
        2.3.2 合理地规划城市触媒
        2.3.3 城市触媒分布要有科学性
        2.3.4 利用“软触媒”的弘扬与引导
    2.4 城市触媒分类及作用
        2.4.1 物质属性分类
        2.4.2 城市触媒理论作用原理
    2.5 触媒理论与有机更新的联系
    2.6 触媒理论实例
    2.7 本章小结
3 触媒理论引入传统村落
    3.1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3.1.1 传统村落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3.1.2 传统村落结合触媒理论可行性分析
    3.2 触媒理论的指导意义
        3.2.1 指导传统村落更新
        3.2.2 整合传统村落周边元素
        3.2.3 激发村落活力
        3.2.4 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3.3 触媒效应应用成功案例
        案例一:福建省建宁县上坪村传统村落
        案例二:福建省连城县培田村传统村落
    3.4 本章小结
4 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现状调查及问题
    4.1 川东渠江流域区域地理特征
    4.2 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概述
    4.3 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特征及分类
        4.3.1 临水离山型
        4.3.2 临水依山型
        4.3.3 临水据山型
    4.4 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触媒理论引导下的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更新策略
    5.1 选取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原始触媒点
        5.1.1 原始触媒点选取条件
        5.1.2 选取传统建筑为原始触媒点
    5.2 塑造川东渠江流域传统村落触媒媒介
        5.2.1 点触媒的突显——传统建筑更新再利用
        5.2.2 线触媒的连接——空间整合设计
        5.2.3 面触媒的整合——村落复合构建
        5.2.4 软触媒的弘扬——触媒反应后续引导
    5.3 本章小结
6 触媒理论应用初探——以肖家溪社区更新设计为例
    6.1 肖家溪社区传统村落概况
    6.2 修建沿革
    6.3 特色分析
        6.3.1 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6.3.2 村落传统格局特征分析
    6.4 触媒理论引导下的肖家溪社区传统村落更新设计策略
        6.4.1 点触媒的更新设计
        6.4.2 线触媒的更新设计
        6.4.3 面触媒的更新设计
        6.4.4 软触媒的更新设计
    6.5 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7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7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