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意象—泡馍馆建筑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1-05-09 20:01
饮食文化是城市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反映着城市的民风民俗、风土风貌、城市历史与地域特色,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西安,泡馍是城市饮食文化名片中最亮眼的一张,泡馍馆则是其最直接的物质与空间载体。通过建筑学介入对于泡馍馆的研究,首先能够从空间的角度出发为当代泡馍馆留下一份生动详实的资料,并且将城市意象中饮食文化的要素由一种吃食拓展延伸至其环境营造,这使其在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树立与优化、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更能体现出重要价值。不论从更加丰满的西安城市意象认知的角度还是城市饮食文化的空间与物质载体营造的角度,泡馍馆都是基于建筑学立场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在城市的背景下梳理泡馍、泡馍馆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沿革,分析与总结泡馍馆中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属性,明确其在当代城市语境中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广泛的网络调研与实地调研得到的数据与信息对于西安市泡馍馆的整体现状做以分析、总结与分类;二是基于建筑学视角对每一类泡馍馆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解读与剖析,挖掘其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深层联系,详实记录与分析其建筑的内部与外部空间、建筑中人的行为活动与感受、建筑中各类物件的使用以及...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献与理论研究说明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来源
1.4.1 研究对象界定与初步选择
1.4.2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框架
2.泡馍馆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
2.1 泡馍馆的历史与发展
2.1.1 萌芽与起源
2.1.2 发展与变化
2.1.3 机遇与挑战
2.2 泡馍馆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属性
2.2.1 泡馍馆中的关中慢文化
2.2.2 泡馍馆中的伊斯兰文化
2.2.3 泡馍馆中的社交文化
2.3 本章小结
3.西安市泡馍馆整体现状研究与分类
3.1 实地调研
3.1.1 调研对象分布
3.1.2 调研目的
3.1.3 调研方式
3.2 泡馍馆整体现状基本信息统计
3.2.1 开业年份与营业时间
3.2.2 建筑现状
3.2.3 经营现状
3.2.4 公共交通便利程度
3.3 泡馍馆整体现状总结与分类
3.3.1 泡馍馆现状总结
3.3.2 泡馍馆分类
3.4 本章小结
4.泡馍馆典型案例研究
4.1 案例研究说明
4.1.1 案例选择
4.1.2 案例深度调研与分析框架
4.2 社区服务型泡馍馆——伊真阁
4.2.1 案例简介——社区的集体记忆
4.2.2 区位分析
4.2.3 建筑空间
4.2.4 人——流线分析
4.2.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2.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2.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2.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2.9 案例小结
4.3 当地散点辐射型泡馍馆——超越楼
4.3.1 案例简介——巷子里的当地热门
4.3.2 区位分析
4.3.3 建筑空间
4.3.4 人——流线分析
4.3.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3.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3.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3.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3.9 案例小结
4.4 旅游热点型泡馍馆——一真楼
4.4.1 案例简介——回民街上的民族客厅
4.4.2 区位分析
4.4.3 建筑空间
4.4.4 人——流线分析
4.4.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4.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4.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4.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4.9 案例小结
4.5 城市名片型泡馍馆——同盛祥
4.5.1 案例简介——“阳春白雪”的老字号
4.5.2 区位分析
4.5.3 建筑空间
4.5.4 人——流线分析
4.5.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5.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5.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5.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5.9 案例小结
4.6 本章小结
5.基于泡馍馆的西安城市意象研究
5.1 泡馍馆地图标记(Mapping)呈现出的城市面貌群像
5.1.1 城市历史
5.1.2 城市生活规律
5.1.3 城市文化的演变与融合
5.2 泡馍馆环境营造呈现出的多元城市意象
5.2.1 建筑符号
5.2.2 交往空间
5.2.3 展示空间
5.2.4 器物与家具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安旅游业发展[J]. 崔林.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7)
[2]路上观察,再现生活——一个建筑师的阅读术[J]. 李涵. 装饰. 2017(02)
[3]考现的发现:再现日常的线索[J]. 郭屹民. 建筑师. 2014(05)
[4]羊肉泡馍的联想[J]. 于坚. 思维与智慧. 2013(24)
[5]陕西关中民俗家具的生活习俗文化研究[J]. 行焱.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02)
[6]建筑符号学与原型思考——对当代中国建筑符号创作的反思[J]. 文一峰. 建筑学报. 2012(05)
[7]伊斯兰建筑装饰的典型视觉符号探析[J]. 田静思,杨茂川. 美与时代(上). 2011(06)
[8]第三条路2020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中隐喻的运用带来的思考[J]. 范文兵. 时代建筑. 2011(01)
[9]“建筑诗哲”路易斯·康作品中的类型学思想探析[J]. 冯骥千,胡璇. 中外建筑. 2010(09)
[10]当代城市建筑形式的审美评价——“象征与隐喻"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J]. 黄莺,万敏. 华中建筑. 2006(06)
博士论文
[1]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D]. 李慧希.东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德福巷研究[D]. 梁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城市遗产视角下西安明城墙及周边区域研究[D]. 王文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城市青年旅舍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刘明霞.西南交通大学 2014
[4]西安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 马强.西安美术学院 2014
[5]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D]. 杨子垒.重庆大学 2009
[6]城市景观设计类型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 杨隽伟.同济大学 2008
[7]与历史环境对话的建筑创作[D]. 蔡昶.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7933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献与理论研究说明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来源
1.4.1 研究对象界定与初步选择
1.4.2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框架
2.泡馍馆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
2.1 泡馍馆的历史与发展
2.1.1 萌芽与起源
2.1.2 发展与变化
2.1.3 机遇与挑战
2.2 泡馍馆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属性
2.2.1 泡馍馆中的关中慢文化
2.2.2 泡馍馆中的伊斯兰文化
2.2.3 泡馍馆中的社交文化
2.3 本章小结
3.西安市泡馍馆整体现状研究与分类
3.1 实地调研
3.1.1 调研对象分布
3.1.2 调研目的
3.1.3 调研方式
3.2 泡馍馆整体现状基本信息统计
3.2.1 开业年份与营业时间
3.2.2 建筑现状
3.2.3 经营现状
3.2.4 公共交通便利程度
3.3 泡馍馆整体现状总结与分类
3.3.1 泡馍馆现状总结
3.3.2 泡馍馆分类
3.4 本章小结
4.泡馍馆典型案例研究
4.1 案例研究说明
4.1.1 案例选择
4.1.2 案例深度调研与分析框架
4.2 社区服务型泡馍馆——伊真阁
4.2.1 案例简介——社区的集体记忆
4.2.2 区位分析
4.2.3 建筑空间
4.2.4 人——流线分析
4.2.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2.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2.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2.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2.9 案例小结
4.3 当地散点辐射型泡馍馆——超越楼
4.3.1 案例简介——巷子里的当地热门
4.3.2 区位分析
4.3.3 建筑空间
4.3.4 人——流线分析
4.3.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3.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3.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3.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3.9 案例小结
4.4 旅游热点型泡馍馆——一真楼
4.4.1 案例简介——回民街上的民族客厅
4.4.2 区位分析
4.4.3 建筑空间
4.4.4 人——流线分析
4.4.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4.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4.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4.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4.9 案例小结
4.5 城市名片型泡馍馆——同盛祥
4.5.1 案例简介——“阳春白雪”的老字号
4.5.2 区位分析
4.5.3 建筑空间
4.5.4 人——流线分析
4.5.5 事——空间活动分析
4.5.6 物——器物家具分析
4.5.7 场——店铺氛围分析
4.5.8 境——生活场景呈现
4.5.9 案例小结
4.6 本章小结
5.基于泡馍馆的西安城市意象研究
5.1 泡馍馆地图标记(Mapping)呈现出的城市面貌群像
5.1.1 城市历史
5.1.2 城市生活规律
5.1.3 城市文化的演变与融合
5.2 泡馍馆环境营造呈现出的多元城市意象
5.2.1 建筑符号
5.2.2 交往空间
5.2.3 展示空间
5.2.4 器物与家具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安旅游业发展[J]. 崔林.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7)
[2]路上观察,再现生活——一个建筑师的阅读术[J]. 李涵. 装饰. 2017(02)
[3]考现的发现:再现日常的线索[J]. 郭屹民. 建筑师. 2014(05)
[4]羊肉泡馍的联想[J]. 于坚. 思维与智慧. 2013(24)
[5]陕西关中民俗家具的生活习俗文化研究[J]. 行焱.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02)
[6]建筑符号学与原型思考——对当代中国建筑符号创作的反思[J]. 文一峰. 建筑学报. 2012(05)
[7]伊斯兰建筑装饰的典型视觉符号探析[J]. 田静思,杨茂川. 美与时代(上). 2011(06)
[8]第三条路2020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中隐喻的运用带来的思考[J]. 范文兵. 时代建筑. 2011(01)
[9]“建筑诗哲”路易斯·康作品中的类型学思想探析[J]. 冯骥千,胡璇. 中外建筑. 2010(09)
[10]当代城市建筑形式的审美评价——“象征与隐喻"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J]. 黄莺,万敏. 华中建筑. 2006(06)
博士论文
[1]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D]. 李慧希.东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德福巷研究[D]. 梁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城市遗产视角下西安明城墙及周边区域研究[D]. 王文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城市青年旅舍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刘明霞.西南交通大学 2014
[4]西安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 马强.西安美术学院 2014
[5]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D]. 杨子垒.重庆大学 2009
[6]城市景观设计类型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 杨隽伟.同济大学 2008
[7]与历史环境对话的建筑创作[D]. 蔡昶.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7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7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