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内嵌钢板及边缘框架相互作用对带连梁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6 16:03
  为满足快速发展的高层建筑结构对抗震性能及空间灵活性的要求,将高耗能能力、高延性的低屈服点钢材与带连梁钢板剪力墙组合成新型带连梁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带连梁钢板剪力墙结构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典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5个不同耦合度的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单调和循环加载,对比分析其损伤机制、承载性能及滞回耗能能力,探讨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及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给出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带连梁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承载力、承载效率以及耗能能力。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建议连梁耦合度控制在0.45以内。随着连梁耦合度的提高,边缘框架分担剪力多至60%,内部框架柱的轴力显著减小,连梁转角不断减小。因此,在带连梁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的相互作用,适当减小内嵌钢板设计厚度及边缘框架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及设计经济性。同时,与纯框架抗侧性能相比,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的相互作用有效提高了边缘框架的初始抗侧刚度及承载力。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2020,37(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屈服点钢材与Q345B和Q460D钢材本构关系对比研究[J]. 王萌,钱凤霞,杨维国,杨璐.  工程力学. 2017(02)
[2]低屈服点LYP160钢材本构关系研究[J]. 王萌,钱凤霞,杨维国.  建筑结构学报. 2017(02)
[3]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行为研究[J]. 王萌,杨维国.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1)
[4]钢板剪力墙钢板与框架相互作用分析[J]. 金双双,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1)
[5]美国组合联肢剪力墙抗震设计方法探讨[J]. 伍云天,李英民,张祁,樊佳.  建筑结构学报. 2011(12)
[6]钢板剪力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 郭彦林,董全利.  钢结构. 2005(01)
[7]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极限承载力[J]. 陈国栋,郭彦林.  建筑结构学报. 2004(01)
[8]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试验和理论分析[J]. 陈云涛,吕西林.  建筑结构学报. 2003(04)

硕士论文
[1]非加劲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行为研究[D]. 钱凤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 徐建.重庆大学 2012
[3]带钢连梁混合双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实验与设计研究[D]. 詹永旗.中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4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14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