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流域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14:52
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是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演变的重要表征,揭示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是构建人地关系和谐的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的基础。研究以云南省杞麓湖流域为例,基于2002年、2010年和2018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揭示流域景观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景观破碎化综合指数,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与地理探测器剖析景观破碎化与自然和人文因子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8年,杞麓湖流域林地、水体和其他用地面积总量减少,耕地略有增加,建设用地显著增加;流域景观整体呈破碎化发展趋势,且在乡镇水平上时空分异明显;高程、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坡向和坡度因子对流域内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异的解释差异显著,其中高程因子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加剧了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异。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图文】:
杞麓湖流域区位图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处理、分类,得到杞麓湖流域2002年、2010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图2)。借助ArcGIS计算出各类用地的面积如表2所示,2002—2018年,杞麓湖流域各类土地面积都发生了程度不一的变化,水体、林地、其他用地总量都有所减少,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有所增加。2002年,水体、建设用地、其他用地、林地和耕地分别占总面积的6.49%、11.52%、30.64%、34.15%、17.20%,而在2018年,它们分别占总面积的5.55%、17.25%、28.64%、30.30%、18.26%。表2 2002年、2010年、2018年杞麓湖流域地类面积统计 土地利用类型 2002年 2010年 2018年 面积变化 面积/km2 比例/% 面积/km2 比例/% 面积/km2 比例/% 2002—2010年/km2 2010—2018年/km2 水体 35.23 6.49 31.23 5.76 30.12 5.55 -4.00 -1.11 建设用地 62.48 11.52 77.81 14.34 93.58 17.25 15.33 15.77 其他用地 166.25 30.64 152.90 28.18 155.37 28.64 -13.35 2.47 林地 185.28 34.15 193.83 35.72 164.38 30.30 8.55 -29.45 耕地 93.33 17.20 86.81 16.00 99.11 18.26 -6.52 12.30
研究时段内,杞麓湖流域的耕地和其他用地是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为主要转入类型,而耕地主要转变成了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其他用地为主要转出类型。2002—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较为明显,8年增加了27.84 km2,年均增长达3.48%,其增加的面积大部分由耕地和其他用地转化而来,这与杞麓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密不可分;其他用地与林地面积的增减主要表现在相互空间上的位置转移。由于2010年云南省发生特大干旱,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剧烈变化。2010—2018年,除已有水体外,有1.09 km2的耕地转为水体;其他用地主要转向了耕地和建设用地,流转面积分别为19.23 km2、21.75 km2,它的转入类型以林地为主;林地有35.69 km2转向了其他用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作为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类,它们之间的转移关系十分密切。在2002—2018年,建设用地的净变化量最大,其次为林地,转移程度最小的为水体,其他用地的双向转移主要表现为其他用地与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之间,有相当一部分的耕地被建设用地所占用,这些土地利用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特征以及景观格局。图4 2002—2018年杞麓湖流域景观水平指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顾及生态安全格局的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研究——以云南杞麓湖流域为例[J]. 余珮珩,冯明雪,刘斌,白少云,顾世祥,陈奕云. 湖泊科学. 2020(01)
[2]结合高分遥感和多源数据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分析[J]. 刘斌,白少云,余珮珩,陈敏,潘佳威,陈奕云. 测绘通报. 2019(12)
[3]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J]. 顾朝林,曹根榕. 北京规划建设. 2019(04)
[4]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地开发度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J]. 赵小风,李娅娅,赵雲泰,田志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1)
[5]1998—2016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 蒋超亮,吴玲,安静. 生态学杂志. 2018(12)
[6]太湖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景观时空演变及驱动力[J]. 王芳,陈芝聪,谢小平. 生态学报. 2018(09)
[7]2000-2011年中国PM2.5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解析[J]. 周亮,周成虎,杨帆,王波,孙东琪. 地理学报. 2017(11)
[8]宏生态尺度上景观破碎化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 邱廉,陶婷婷,韩善锐,杨文宇,栾夏丽,邱燕宁,刘茂松,徐驰. 生态学报. 2017(22)
[9]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10]都市郊区景观生态质量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任国平,刘黎明,卓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1)
本文编号:3243040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图文】:
杞麓湖流域区位图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处理、分类,得到杞麓湖流域2002年、2010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图2)。借助ArcGIS计算出各类用地的面积如表2所示,2002—2018年,杞麓湖流域各类土地面积都发生了程度不一的变化,水体、林地、其他用地总量都有所减少,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有所增加。2002年,水体、建设用地、其他用地、林地和耕地分别占总面积的6.49%、11.52%、30.64%、34.15%、17.20%,而在2018年,它们分别占总面积的5.55%、17.25%、28.64%、30.30%、18.26%。表2 2002年、2010年、2018年杞麓湖流域地类面积统计 土地利用类型 2002年 2010年 2018年 面积变化 面积/km2 比例/% 面积/km2 比例/% 面积/km2 比例/% 2002—2010年/km2 2010—2018年/km2 水体 35.23 6.49 31.23 5.76 30.12 5.55 -4.00 -1.11 建设用地 62.48 11.52 77.81 14.34 93.58 17.25 15.33 15.77 其他用地 166.25 30.64 152.90 28.18 155.37 28.64 -13.35 2.47 林地 185.28 34.15 193.83 35.72 164.38 30.30 8.55 -29.45 耕地 93.33 17.20 86.81 16.00 99.11 18.26 -6.52 12.30
研究时段内,杞麓湖流域的耕地和其他用地是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为主要转入类型,而耕地主要转变成了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其他用地为主要转出类型。2002—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较为明显,8年增加了27.84 km2,年均增长达3.48%,其增加的面积大部分由耕地和其他用地转化而来,这与杞麓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密不可分;其他用地与林地面积的增减主要表现在相互空间上的位置转移。由于2010年云南省发生特大干旱,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剧烈变化。2010—2018年,除已有水体外,有1.09 km2的耕地转为水体;其他用地主要转向了耕地和建设用地,流转面积分别为19.23 km2、21.75 km2,它的转入类型以林地为主;林地有35.69 km2转向了其他用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作为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类,它们之间的转移关系十分密切。在2002—2018年,建设用地的净变化量最大,其次为林地,转移程度最小的为水体,其他用地的双向转移主要表现为其他用地与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之间,有相当一部分的耕地被建设用地所占用,这些土地利用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特征以及景观格局。图4 2002—2018年杞麓湖流域景观水平指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顾及生态安全格局的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研究——以云南杞麓湖流域为例[J]. 余珮珩,冯明雪,刘斌,白少云,顾世祥,陈奕云. 湖泊科学. 2020(01)
[2]结合高分遥感和多源数据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分析[J]. 刘斌,白少云,余珮珩,陈敏,潘佳威,陈奕云. 测绘通报. 2019(12)
[3]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J]. 顾朝林,曹根榕. 北京规划建设. 2019(04)
[4]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地开发度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J]. 赵小风,李娅娅,赵雲泰,田志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1)
[5]1998—2016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 蒋超亮,吴玲,安静. 生态学杂志. 2018(12)
[6]太湖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景观时空演变及驱动力[J]. 王芳,陈芝聪,谢小平. 生态学报. 2018(09)
[7]2000-2011年中国PM2.5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解析[J]. 周亮,周成虎,杨帆,王波,孙东琪. 地理学报. 2017(11)
[8]宏生态尺度上景观破碎化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 邱廉,陶婷婷,韩善锐,杨文宇,栾夏丽,邱燕宁,刘茂松,徐驰. 生态学报. 2017(22)
[9]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10]都市郊区景观生态质量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任国平,刘黎明,卓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1)
本文编号:3243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4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