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7:47
  以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样本,运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以民俗、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为主,传统医药、曲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分布较少;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上呈现集聚分布的特点,总体空间分布密度以西宁—海东为中心向外围扩散,体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其在市域的数量分布以及类型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地形因素、水文因素、交通区位、民族分布以及人口因素息息相关。最后就进一步促进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空间格局的优化与保护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20,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

民族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自治州


由图2可知,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核密度值分为六个等级序列并表现出较强的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其密集程度以西宁-海东为核心区向外围各地市扩散,西宁-海东处于高密度核心区,其周边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兰州市为次级密度核心区域,天水市为第三级密度核心区域,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市为第四级密度核心区域,陇南市、平凉市、庆阳市、白银市、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海北藏族自治州以及酒泉市为第五级密度核心区域,其余各地分布较少,核密度值较低,尚未形成规模性密集区域。点密度分布也呈现出层级分明的特点,西宁市的点密度最高,为58项/万km2,作为第一层级;其次是海东市,为45项/万km2,作为第二层级;天水市和兰州市的点密度分别是23项/万km2以及21项/万km2,作为第三层级;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市、金昌市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点密度分别为19项/万km2、17项/万km2、15项/万km2以及11项/万km2,作为第四层级;其余各地市(民族自治州)为第五层级,点密度均为10项/万km2以下。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分布较为不均衡,层级明显,以西宁市和海东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其分布格局主要体现为“东密西疏”,在点密度以及核密度最为密集的区域当中,西宁市、海东市、兰州市是西北民族走廊内人口较为密集的地级市,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且民族分布众多,文化交流活动甚为频繁,说明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分布与该区域的人口基数、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分布状况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数量分布,民族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布


西北民族走廊各市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着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东乡族、撒拉族、裕固族、保安族、满族、哈萨克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在当地长期繁衍生息,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宗教类非遗,而其分布状况也反映出当地各民族自身的宗教文化和精神信仰。与上述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整体类型结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区内宗教类民俗、传统舞蹈以及传统音乐分布较多,而传统医药、曲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数量则较少。如表1所示,西北民族走廊两省22市(州)也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但其余各类型宗教类非遗在各市的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宗教类曲艺以兰州市、武威市分布较多,而宗教类民间文学的数量分布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为较多,果洛藏族自治州被誉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史诗《格萨尔》是我国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宗教类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是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镇,流传于天水市民间的刺绣和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反映了多民族文化交流与其特殊的宗教文化情感;宗教类传统戏剧在定西市分布较多,以皮影戏为主,这与该市积极开展一系列对皮影戏的普查抢救以及传承保护工作密切相关;宗教类传统医药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则以西宁市分布较多,青海是藏医药学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而西宁市集中了藏医药传承发展所需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宗教类民俗、传统舞蹈以及传统音乐则以海东市分布较多,海东市是西北民族走廊重要的移民城市,多民族在此地交汇融合,创造出大量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民俗类非遗,伴随着数量众多、形式丰富的传统音乐与传统舞蹈,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信仰。四、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遗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 陈慕琳,胡娟,邱小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 董鸿安,丁镭.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2)
[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J]. 张建忠,温娟娟,刘家明,朱鹤.  地理科学. 2017(07)
[4]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地域分区研究[J]. 张佳运,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2016(05)
[5]人类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反思[J]. 陈心林.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4)
[6]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 吴清,李细归,张明.  经济地理. 2015(06)
[7]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 李蕊蕊,赵伟,陈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6)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旅游响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张宏乔.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7)
[9]关于“西北民族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秦永章.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3)
[10]学校教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 熊湘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3)



本文编号:3266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66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