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公园滨水景观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7 16:52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对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进行美景度调查与评价,选取40张样本照片,运用美景度评价法调查公众对滨水景观的审美偏好,采用计算要素占画面比例等方法对客观景观要素进行量化,构建公众偏好与景观要素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等因素对美景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如驳岸类型、植物景观模式、水体面积占比等对美景度也有一定影响。美景度评价法可结合对照片画面的量化分解,进行公众景观偏好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优化策略,可为未来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3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公园滨水景观影响因素分析


景观样本照片拍摄位置示意图

照片,照片,样本,景观


表2 景观样本照片美景度Table 2 SBE of landscape sample photos 样本号 SBE 样本号 SBE 17 50.86 14 0.00 6 50.24 9 -3.40 21 45.79 29 -3.53 24 43.55 13 -8.59 26 39.23 20 -10.21 12 38.39 36 -10.24 7 38.11 8 -13.50 23 36.38 19 -15.82 18 32.71 35 -15.98 3 31.95 2 -18.43 32 17.67 1 -23.00 5 13.01 31 -23.78 39 12.39 25 -24.50 30 11.65 15 -24.96 22 11.48 28 -25.10 4 11.26 37 -32.87 16 9.76 33 -33.07 27 5.15 11 -34.87 10 3.94 38 -49.34 34 2.63 40 -53.13图4 最低分照片

照片,照片,样本,水体


图3 最高分照片对比美景度较高和较低的样本发现,高分样本照片共同点是水面开阔,能看到对岸的山体和建筑,植物景观适中且呈现韵律感,远景处公园外建筑多为仿古建筑或现代风格公共建筑。一般认为,人类偏爱有植物、水体要素,且视野穿透性佳的景观[14]。而得分较低的照片则是水体浑浊,或因植物遮挡而未见或少见水体,且可视远处建筑多为高层住宅,甚至还有尚在施工的建筑,这在公园自然景色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兀,另外一些低分样本照片还出现垃圾桶等不利观瞻之物,而有些高分样本照片中则可见滨水观景平台等有利景观的点缀。这些是否是导致美景度评分差异的原因,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尺度公园绿地与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J]. 吴殿鸣,邵大伟,刘志强,余慧,王俊帝.  中国园林. 2018(11)
[2]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北京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评价[J]. 段敏杰,王月容,谢军飞,郭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6)
[3]绿道景观美学质量分析模型研究——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为实证对象[J]. 李雪莹,齐童,刘传安,张国庆.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4)
[4]基于公众感知的牛首山风景区人工林植物景观视觉评价[J]. 杨阳,唐晓岚,谢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5]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李宇奇,何杰,罗奕爽,彭培好,黎燕琼,郑绍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17(04)
[6]滨水景观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西湖案例[J]. 杨俊宴,陈宇.  城市规划. 2017(07)
[7]北京市北小河公园绿地生态保健功能效应[J]. 王月容,段敏杰,刘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8)
[8]从栖息地理论看风水与现代环境科学[J]. 何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0)
[9]顺直河道低水生态修复理念与方法[J]. 张玮,卓家军,刘博雅,WOLFGANG Summer.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6)
[10]滨水驳岸的环境功能解析[J]. 刘奇志,杜遂.  规划师. 2015(03)

硕士论文
[1]城市公园生态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D]. 蒋子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2]城市休闲空间绿视率及其景观评价[D]. 李杰.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绵阳市梓潼七曲山风景区景观视觉评价[D]. 赵璨.四川农业大学 2015
[4]城市自然遗留地的景观美学评价[D]. 毛炯玮.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70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70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