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论的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8:38
社区公共空间承载着社区居民绝大多数的日常活动,也是儿童使用最频繁的环境,空间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研究表明,生命的最初几年对人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行为习惯和健康。儿童在社区环境中成长,在易于激发潜力的环境中发展认知和社交技巧,积极的环境品质将利于儿童发展,成为以人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本次研究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相关理论,以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采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对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社区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完成华奥社区公共空间整体设计以及空间节点设计,结论用于指导华奥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创造促进儿童发展的居住环境。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阐述了儿童友好相关理论,包括游戏、交通、自然以及场所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内容,为下文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的调查与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场地进行调研分析,对该场地的交通、街道空间、绿化空间、社区活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空间现存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华奥社区公共空间...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道路位置
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153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3.1相关背景3.1.1华奥社区概况华奥社区隶属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园街道,成立于2015年。居民区北靠九洲大道,南至剑南路西段,西至九洲大道与剑南路西段交汇处,东至园艺东街与子云路北街。社区共有户籍数10875户,户籍人口29960人,常驻人口26280人,流动人口3680人。辖区内有华润中央公园、奥林春天、优山美郡等18个商住小区,市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6家单位。小区均为封闭式住区。3.1.2华奥社区研究范围社区由两条快速路九洲大道与剑南路西段所包围,横向有三条宽为16米以上的道路,车流量大为主要道路,承担社区内部的大部分横向车流。岭南神韵主入口处的建筑退界空间形成的中心广场承担了所有社区组织的户外活动,属于社区核心位置,结合学校的对称分布,如图3-5所示,社区基本呈现对称布局,本文将以园艺东街为中线,园艺东街以北为片区I,以南为片区II。本文以片区II生活性街道空间为主要调研对象,即玉泉路、园艺东街、子云北街、子云西街、玉泉路、玉泉中路、玉泉北街,涉及的居住区建成于2012年以后,均为封闭小区,且90%的小区做到人车分流,小区内居民类型简单。如图3-6。图3-1研究道路位置图3-2社区分区图3.2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已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完善上有了卓越的成就,在此背景下,依据儿童友好城市环境的评估标准,社区公共空间层级对儿童影响的因素以及我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中与此类因素方面的规定,如表3-1。对华奥社区
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17通工具)提供明显且直接的联系,步行路径串联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广尝绿地、宅间绿地等社区公共空间。适合骑行的道路覆盖情况如图3-2,街道网络不合理,数量少且少不连续。其余道路没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且道路旁停车如图3-2,车辆通行空间狭窄不具备骑行条件,给骑自行车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自行车停放处都处于空置状态,沿途并未停放共享单车。图3-3适合骑行道路图3-4人行道铺设范围园艺东街与玉泉路口处有一玉泉路小学,小学处于社区中心,距离社区最远位置在1公里以内,儿童步行约为15分钟。小学主要出入口面向园艺东街,门口没有减速措施且周围没有减速提醒,也没有针对儿童的过节提醒,学校大门及周边没有明显的特征,以便人们识别学校的属性,也不能更好的吸引儿童。3.2.2街道空间(1)人行道空间分析华奥社区内人行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道路两侧均为建筑围栏,无建筑前区,围栏高2.5米左右;第二类为道路一侧为建筑围墙,另一侧有较宽的建筑退界空间,提供了充足的步行通行空间;第三类为两侧均有人行通行空间、行道树树池及较宽的建筑退界空间。鹿特丹儿童宜居城市建议街道一侧适合玩耍的人行道宽度至少为3至5米(10到16英尺),最好是在阳光充足的一侧。调研华奥社区内人行道宽度表3-2,以3米为主,其中包涵人行通行空间及设施带,设施带主要用来种植行道树,所有路段种植有行道树提供遮挡作用,人们有效通行空间约为1.5米。如表3-2分析,道路情况达标长度共470米约占总长度1950米四分之一,与《深圳市儿童友好出行系统建设指引(试行)》给出的儿童友好出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100%。还有很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生放学后停留行为与游憩空间的关联性研究[J]. 魏琼,李早,胡文君. 中国园林. 2017(01)
[2]学校周边空间与小学生放学行为特征的关联性研究[J]. 李早,陈薇薇,李瑾. 建筑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绿地主题的确立与表达[D]. 陈蓉.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儿童友好理念下户外游戏场地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D]. 朱哲.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D]. 李钟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基于儿童独立活动特征的社区街道空间研究[D]. 佟琛.湖南大学 2018
[4]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刘晓艳.湖南大学 2018
[5]儿童游戏空间趣味性景观研究[D]. 李博.东北林业大学 2013
[6]大自然教学环境下儿童精神世界建构研究[D]. 刘洁.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5565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道路位置
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153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3.1相关背景3.1.1华奥社区概况华奥社区隶属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创业园街道,成立于2015年。居民区北靠九洲大道,南至剑南路西段,西至九洲大道与剑南路西段交汇处,东至园艺东街与子云路北街。社区共有户籍数10875户,户籍人口29960人,常驻人口26280人,流动人口3680人。辖区内有华润中央公园、奥林春天、优山美郡等18个商住小区,市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6家单位。小区均为封闭式住区。3.1.2华奥社区研究范围社区由两条快速路九洲大道与剑南路西段所包围,横向有三条宽为16米以上的道路,车流量大为主要道路,承担社区内部的大部分横向车流。岭南神韵主入口处的建筑退界空间形成的中心广场承担了所有社区组织的户外活动,属于社区核心位置,结合学校的对称分布,如图3-5所示,社区基本呈现对称布局,本文将以园艺东街为中线,园艺东街以北为片区I,以南为片区II。本文以片区II生活性街道空间为主要调研对象,即玉泉路、园艺东街、子云北街、子云西街、玉泉路、玉泉中路、玉泉北街,涉及的居住区建成于2012年以后,均为封闭小区,且90%的小区做到人车分流,小区内居民类型简单。如图3-6。图3-1研究道路位置图3-2社区分区图3.2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已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完善上有了卓越的成就,在此背景下,依据儿童友好城市环境的评估标准,社区公共空间层级对儿童影响的因素以及我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中与此类因素方面的规定,如表3-1。对华奥社区
绵阳市华奥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17通工具)提供明显且直接的联系,步行路径串联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广尝绿地、宅间绿地等社区公共空间。适合骑行的道路覆盖情况如图3-2,街道网络不合理,数量少且少不连续。其余道路没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且道路旁停车如图3-2,车辆通行空间狭窄不具备骑行条件,给骑自行车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自行车停放处都处于空置状态,沿途并未停放共享单车。图3-3适合骑行道路图3-4人行道铺设范围园艺东街与玉泉路口处有一玉泉路小学,小学处于社区中心,距离社区最远位置在1公里以内,儿童步行约为15分钟。小学主要出入口面向园艺东街,门口没有减速措施且周围没有减速提醒,也没有针对儿童的过节提醒,学校大门及周边没有明显的特征,以便人们识别学校的属性,也不能更好的吸引儿童。3.2.2街道空间(1)人行道空间分析华奥社区内人行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道路两侧均为建筑围栏,无建筑前区,围栏高2.5米左右;第二类为道路一侧为建筑围墙,另一侧有较宽的建筑退界空间,提供了充足的步行通行空间;第三类为两侧均有人行通行空间、行道树树池及较宽的建筑退界空间。鹿特丹儿童宜居城市建议街道一侧适合玩耍的人行道宽度至少为3至5米(10到16英尺),最好是在阳光充足的一侧。调研华奥社区内人行道宽度表3-2,以3米为主,其中包涵人行通行空间及设施带,设施带主要用来种植行道树,所有路段种植有行道树提供遮挡作用,人们有效通行空间约为1.5米。如表3-2分析,道路情况达标长度共470米约占总长度1950米四分之一,与《深圳市儿童友好出行系统建设指引(试行)》给出的儿童友好出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100%。还有很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生放学后停留行为与游憩空间的关联性研究[J]. 魏琼,李早,胡文君. 中国园林. 2017(01)
[2]学校周边空间与小学生放学行为特征的关联性研究[J]. 李早,陈薇薇,李瑾. 建筑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绿地主题的确立与表达[D]. 陈蓉.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儿童友好理念下户外游戏场地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D]. 朱哲.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D]. 李钟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基于儿童独立活动特征的社区街道空间研究[D]. 佟琛.湖南大学 2018
[4]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论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刘晓艳.湖南大学 2018
[5]儿童游戏空间趣味性景观研究[D]. 李博.东北林业大学 2013
[6]大自然教学环境下儿童精神世界建构研究[D]. 刘洁.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5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9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