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网络的扬州城市绿地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24 18:36
基于扬州市1980—2018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网络研究法,剖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绿地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缓解绿地破碎化的生态负效应。结果表明:1980—2018年,绿地面积减少47.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倍;绿地景观格局方面,破碎化严重,斑块优势度和聚集性减弱,形状趋向于简单化,边缘效应减弱;生态网络时空演变方面,扬州境内绿地景观连接度明显减弱;宝应和江都生态廊道密度增大,高邮和扬州市区廊道密度减小,仪征生态廊道总体较为密集,南部有所减少,东部有所增加。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1(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1980—2018年扬州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在研究时段内的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见图2。1980—2000年,绿地斑块的NP和PD递减、MPS增加,绿地破碎度减弱; 2000—2018年, NP和PD继续减小、MPS急速递减, LPI值由0.42减小至0.02, LSI值由20.1减小至18.5, 说明绿地斑块总体面积减少,破碎化严重,斑块优势度减弱且斑块形状趋向于简单化。在景观水平上, AWMSI值先增后减, ED值持续减小,表明绿地空间格局复杂性先增后减,边缘效应减弱; AI在2000年后急速衰减,表明绿地景观空间聚集性减弱。2.3 绿地景观连接度的变化
2.3 绿地景观连接度的变化在100~5 000 m范围内选择25个距离阈值,对扬州市2018年绿地的景观连接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图3)表明,随距离阈值的增大,绿地斑块的连接数NL随距离阈值的上升不断增加,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时,连接数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 组分数NC的变化在1 000~2 000 m处较大,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后,组分数变化平缓; EC(IIC)也随距离阈值的增加而增大,在距离阈值400 m处有较大幅度变化,在2 000~3 000 m处变化平缓,在3 000 m后也有较大上升; EC(PC)逐渐增大,但其变化率随距离阈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当阈值大于2 000 m时,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此外, 2018年扬州市绿地面积在10 hm2以下的斑块数占总体的34.8%, 小于30 hm2的斑块占比(71.7%), 在选择距离阈值时考虑面积小于30 hm2斑块重要值(dIIC)的变化对绿地景观连接度研究有重要意义。鉴此,分析了绿地斑块面积及其重要值随距离阈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距离阈值的增加,面积小于30 hm2斑块的重要值逐渐上升,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时,此类型斑块重要值有下降趋势。综合上述分析,最终将绿地距离阈值确定为2 000 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扬州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关联[J]. 车通,林芙蓉,武思凡,杨静,王梦倩,罗云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3)
[2]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J]. 干靓,杨伟光,王兰. 风景园林. 2020(04)
[3]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综述[J]. 费文君,高祥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4]基于适应性思维的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J]. 肖竞,曹珂,李和平. 中国园林. 2020(02)
[5]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J]. 其格乐很,何秉宇,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5)
[6]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功能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 张超,吴群,彭建超,王锋,刘柄麟,周文静. 生态科学. 2019(04)
[7]1980—2015年广东省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与演变[J]. 简钰清,陈颖怡,谢圆圆,龚建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6)
[8]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J]. 赵清贺,马丽娇,刘倩,丁圣彦,卢训令,曹梓豪,张祎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7)
[9]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甫园,王开泳,陈田,李萍.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2)
[10]基于景观指数的南京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 邵大伟,吴殿鸣. 中国园林. 2016(02)
本文编号:3301201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1(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1980—2018年扬州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在研究时段内的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见图2。1980—2000年,绿地斑块的NP和PD递减、MPS增加,绿地破碎度减弱; 2000—2018年, NP和PD继续减小、MPS急速递减, LPI值由0.42减小至0.02, LSI值由20.1减小至18.5, 说明绿地斑块总体面积减少,破碎化严重,斑块优势度减弱且斑块形状趋向于简单化。在景观水平上, AWMSI值先增后减, ED值持续减小,表明绿地空间格局复杂性先增后减,边缘效应减弱; AI在2000年后急速衰减,表明绿地景观空间聚集性减弱。2.3 绿地景观连接度的变化
2.3 绿地景观连接度的变化在100~5 000 m范围内选择25个距离阈值,对扬州市2018年绿地的景观连接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图3)表明,随距离阈值的增大,绿地斑块的连接数NL随距离阈值的上升不断增加,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时,连接数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 组分数NC的变化在1 000~2 000 m处较大,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后,组分数变化平缓; EC(IIC)也随距离阈值的增加而增大,在距离阈值400 m处有较大幅度变化,在2 000~3 000 m处变化平缓,在3 000 m后也有较大上升; EC(PC)逐渐增大,但其变化率随距离阈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当阈值大于2 000 m时,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此外, 2018年扬州市绿地面积在10 hm2以下的斑块数占总体的34.8%, 小于30 hm2的斑块占比(71.7%), 在选择距离阈值时考虑面积小于30 hm2斑块重要值(dIIC)的变化对绿地景观连接度研究有重要意义。鉴此,分析了绿地斑块面积及其重要值随距离阈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距离阈值的增加,面积小于30 hm2斑块的重要值逐渐上升,当距离阈值大于2 000 m时,此类型斑块重要值有下降趋势。综合上述分析,最终将绿地距离阈值确定为2 000 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扬州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关联[J]. 车通,林芙蓉,武思凡,杨静,王梦倩,罗云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3)
[2]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J]. 干靓,杨伟光,王兰. 风景园林. 2020(04)
[3]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综述[J]. 费文君,高祥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4]基于适应性思维的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J]. 肖竞,曹珂,李和平. 中国园林. 2020(02)
[5]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J]. 其格乐很,何秉宇,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5)
[6]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功能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 张超,吴群,彭建超,王锋,刘柄麟,周文静. 生态科学. 2019(04)
[7]1980—2015年广东省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与演变[J]. 简钰清,陈颖怡,谢圆圆,龚建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6)
[8]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J]. 赵清贺,马丽娇,刘倩,丁圣彦,卢训令,曹梓豪,张祎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7)
[9]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甫园,王开泳,陈田,李萍.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2)
[10]基于景观指数的南京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 邵大伟,吴殿鸣. 中国园林. 2016(02)
本文编号:3301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0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