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历史景观演变分析的京西稻田再现探讨

发布时间:2017-04-27 22: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历史景观演变分析的京西稻田再现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京西稻自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伊始,在海淀区中引入江南水稻种植,作为地域文化象征而命名。处于玉泉山—万寿山体系之间的园外园区域承载着京西稻的主要耕作生产。从结构而言,依附颐和园等优越的水源条件,以水田的形式将山地景观和平原湖泊景观过渡、结合;从意义而言,整合了静明园和清漪园之间的景观空间,将西郊分散的皇家园林形成以昆明湖为核心的连续景观。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园外园区域进行景观再现成为关键。本文以历史为切入点,按时间顺序解析北京西郊景观的形成过程,了解其为何产生、为何削减,以及历史上稻田的具体形态。采用文献综合法:收集分析相关论文、杂志,将有关再现历史稻田或地域景观的摘出重点分析;实地调查法:对现状场地进行详细的考察,咨询相关人员了解目前场地情况;案例分析法:将国内外优秀案例归纳整理,吸取可参考的概念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 瓮山泊 京西稻 园外园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0
  • 1.3.1 研究内容10
  • 1.3.2 研究方法1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5 技术路线13-14
  • 1.6 小节14-15
  • 2 北京西郊地区景观演变过程解析15-24
  • 2.1 北京西郊早期地质风貌15
  • 2.1.1 西郊的地理风貌15
  • 2.1.2 西郊景观开始被发掘15
  • 2.2 元朝对于西郊的开发15-16
  • 2.2.1 郭守敬扩源漕运15-16
  • 2.3 大承天护圣寺的建造16-18
  • 2.3.1 建造背景16
  • 2.3.2 大承天护圣寺的风格16
  • 2.3.3 大承天护圣寺的影响16-18
  • 2.4 明朝对于瓮山泊地区的开发18-19
  • 2.4.1 明朝对瓮山泊(西湖)区域的景观整治18
  • 2.4.2 瓮山泊的元明位置变化18-19
  • 2.5 清朝西湖地区的新格局19-21
  • 2.5.1 清代的西郊水利工程19-21
  • 2.6 稻田的景观形成21-22
  • 2.6.1 水田肌理与大地艺术21
  • 2.6.2 水田交织的模式21
  • 2.6.3 耕作小品21-22
  • 2.6.4 山水相接的构图22
  • 2.6.5 皇家园林22
  • 2.6.6 农业劳作22
  • 2.7 小结22-24
  • 3 相关案例分析24-40
  • 3.1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24-28
  • 3.1.1 场地背景24-25
  • 3.1.2 稻田景观综合分析25-27
  • 3.1.3 小结27-28
  • 3.2 北京市海淀公园京西稻田景区28-29
  • 3.2.1 现状分析28
  • 3.2.2 布局分析28
  • 3.2.3 京西稻田景区设计分析28-29
  • 3.2.4 小结29
  • 3.3 清迈四季酒店29-33
  • 3.3.1 设计背景29-30
  • 3.3.2 景观分析30-32
  • 3.3.3 小结32-33
  • 3.4 美国芝加哥北格兰特公园33-37
  • 3.4.1 场地区位33-34
  • 3.4.2 设计背景34
  • 3.4.3 景观分析34-36
  • 3.4.4 小结36-37
  • 3.5 中山岐江公园37-39
  • 3.5.1 岐江公园背景37
  • 3.5.2 设计思路37
  • 3.5.3 景观设计分析37-39
  • 3.5.4 小结39
  • 3.6 小结39-40
  • 4 设计说明40-50
  • 4.1 场地背景40-44
  • 4.1.1 上位规划解读40
  • 4.1.2 区位分析40-41
  • 4.1.3 场地现状41
  • 4.1.4 西郊景观历史41-42
  • 4.1.5 现状西郊景观42-43
  • 4.1.6 三山五园区现状43-44
  • 4.2 总体策略44-45
  • 4.2.1 目标定位44
  • 4.2.2 设计理念44-45
  • 4.3 布局分析45-46
  • 4.3.1 总体布局45
  • 4.3.2 景观结构45-46
  • 4.4 分区设计46-48
  • 4.4.1 稻田展示区46
  • 4.4.2 水乡耕作体验区46
  • 4.4.3 湿地戏水区46-47
  • 4.4.4 山水景观区47
  • 4.4.5 平原疏林区47
  • 4.4.6 山地区47
  • 4.4.7 密林漫步区47-48
  • 4.4.8 皇家御道复原区48
  • 4.5 专项设计48-49
  • 4.5.1 植物48
  • 4.5.2 竖向48-49
  • 4.6 经济技术指标49
  • 4.7 小结49-50
  • 参考文献50-52
  • 个人简介52-53
  • 导师简介53-54
  • 致谢54-55
  • 附件5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冬梅;还京西一片蓝天[J];华北电业;1999年10期

2 胡志强;张劏;闫爱辉;;图说京西重工房山工厂[J];现代零部件;2011年09期

3 杨江;房方;;京西重工:直面厮杀[J];汽车观察;2010年09期

4 解若兰;;京西人居20年(系列)[J];安家;2009年06期

5 王仲申,杨永凤;京西大地筑起治污的铁壁铜墙——北京市吴家村污水处理厂建设侧记[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07期

6 ;世纪家园——北京望京西园四区(A5)[J];城市开发;2000年01期

7 陈雷;京西传统特产建材——石板[J];中国建材;1992年02期

8 焦雄;;京西礼亲王花园[J];古建园林技术;1989年04期

9 ;国务院关于京西斋堂煤矿铁路改为国营给铁道部的批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年14期

10 刘权来;;打造京西永定河生态文化经济带的思考[J];北京水务;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永高;;厚德与包容尽在故事中——浅谈京西故事的传承与发展[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2 齐鸿浩;;蹄窝,历史的记忆——谈京西古道文化内涵[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3 刘德泉;张广林;;浅析京西古道文化线路的地质渊源与地学文化[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4 苑焕乔;;京西灵水“秋粥节”俗文化[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5 苑焕乔;;京西灵水“秋粥节”及其文化意义[A];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C];2013年

6 ;北京市最大规模文化遗产——京西古道[A];当代北京研究(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楠 何昊东 记者 徐建华;千年京西稻建标准化示范基地[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秦楠 何昊东;京西稻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建[N];农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玉亮 牛海英;冀京蒙共解京西堵车困[N];河北日报;2010年

4 冯新生;京西:重温昨天的故事[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成应;京西建设集团 十年磨一剑[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6 记者 赵艳红;首钢原址拟建京西综合商务区[N];北京商报;2008年

7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崔文君;京西山区打出“奥运井”[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小唐;应重视并慎待京西生态屏障[N];中国花卉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夏凌;京西商务物业生态抬高身价[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一粟;京西胭脂铺代理模式进军电商[N];计算机世界;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光普;京西稻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黄俊达;基于历史景观演变分析的京西稻田再现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历史景观演变分析的京西稻田再现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1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