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城乡村地区养老设施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4:4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并受城乡二元格局的长期影响,我国乡村地区养老设施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矛盾突出,而在养老保障、规范引导等方面依然习惯以城市作为默认的语境,使得乡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发展建设缺失。受限于地域环境与经济等因素,秦汉新城乡村发展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养老服务体系普遍不完善,而面对乡村老年群体对养老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合理而有效地养老资源布局和服务供给,是现阶段养老工作的重大挑战,因此探讨秦汉新城乡村养老设施规划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现有养老设施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评述,分析国内外乡村养老实践案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分析秦汉新城乡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情况,探究现状养老设施供给特征,并以“供给—需求”为主线,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养老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具体包括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对养老服务及养老设施的需求等特征内容,进一步总结秦汉新城乡村养老设施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次,基于调查分析所得结论,探讨适宜于乡村地区的养老模式,引入“在地安养”的养老理念,并从乡村老年人养老设施支持系统出发,明确乡村养老设施的规划内容和目...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范围空间示意图
马斯洛需求理论
3“在地安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在地安养”是“aging in place”的中文译称,又称“在地老化”或“原居理念最早起源于北欧国家,在当时选择以机构养老为主要方式,出现老年缺乏隐私等问题,是在兴起回归家庭和社区的背景下提出的[[31]]。“在地安人和社区的照顾护理下,老年群体在熟悉的环境或长久生活的家园中安度图 2.2 养老模式的选择分析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社区养老途径探究[J]. 张丽艳,李闯. 行政与法. 2019(01)
[2]城市老年人活动——出行行为特征及相关建成环境影响研究[J]. 宋彦李青,王竹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需求导向下的西安市老城区养老设施布局研究[J]. 井晓鹏,张海楠,葛娴娴.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 国土资源. 2018(10)
[5]基于“在地养老”的乡村老年支持体系架构研究[J]. 裘知,张子琪,王竹. 建筑学报. 2018(S1)
[6]中国老龄化的判定标准[J]. 梁海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9)
[7]乡村老年人村域公共空间聚集行为与空间偏好特征探究[J]. 张子琪,王竹,裘知. 建筑学报. 2018(02)
[8]基于GIS位置分配模型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武汉市南湖片区为例[J]. 白杨,刘稳. 城市公共交通. 2017(10)
[9]佛山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探讨[J]. 朱墨. 规划师. 2017(08)
[10]德国养老体系与设施建设研究[J]. 卢求. 住区. 2016(01)
博士论文
[1]村庄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研究:支持性社会结构的视角[D]. 张彩华.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D]. 杨华.浙江大学 2013
[3]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老龄化趋势下特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D]. 姚栋.同济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面向原居安老的西安市老城区养老设施规划研究[D]. 张海楠.长安大学 2018
[2]社区景观环境与老年人户外活动相关性研究与应用[D]. 成雪菲.北京工业大学 2017
[3]针对老年人在地安养模式的住宅内部空间可适性设计研究[D]. 蔚丹琦.吉林建筑大学 2017
[4]基于老年人幸福感视角下的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完善研究[D]. 张姣.河北大学 2017
[5]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D]. 杨凯元.吉林大学 2017
[6]严寒地区村镇养老模式及养老设施规划策略研究[D]. 李姝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7]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营模式研究[D]. 王正.云南大学 2016
[8]大城市近郊区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D]. 鄢浩.重庆大学 2016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体系构建[D]. 孙嘉临.西北大学 2016
[10]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 陈饶益.南京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21890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范围空间示意图
马斯洛需求理论
3“在地安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在地安养”是“aging in place”的中文译称,又称“在地老化”或“原居理念最早起源于北欧国家,在当时选择以机构养老为主要方式,出现老年缺乏隐私等问题,是在兴起回归家庭和社区的背景下提出的[[31]]。“在地安人和社区的照顾护理下,老年群体在熟悉的环境或长久生活的家园中安度图 2.2 养老模式的选择分析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社区养老途径探究[J]. 张丽艳,李闯. 行政与法. 2019(01)
[2]城市老年人活动——出行行为特征及相关建成环境影响研究[J]. 宋彦李青,王竹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需求导向下的西安市老城区养老设施布局研究[J]. 井晓鹏,张海楠,葛娴娴.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 国土资源. 2018(10)
[5]基于“在地养老”的乡村老年支持体系架构研究[J]. 裘知,张子琪,王竹. 建筑学报. 2018(S1)
[6]中国老龄化的判定标准[J]. 梁海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9)
[7]乡村老年人村域公共空间聚集行为与空间偏好特征探究[J]. 张子琪,王竹,裘知. 建筑学报. 2018(02)
[8]基于GIS位置分配模型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武汉市南湖片区为例[J]. 白杨,刘稳. 城市公共交通. 2017(10)
[9]佛山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探讨[J]. 朱墨. 规划师. 2017(08)
[10]德国养老体系与设施建设研究[J]. 卢求. 住区. 2016(01)
博士论文
[1]村庄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研究:支持性社会结构的视角[D]. 张彩华.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D]. 杨华.浙江大学 2013
[3]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老龄化趋势下特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D]. 姚栋.同济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面向原居安老的西安市老城区养老设施规划研究[D]. 张海楠.长安大学 2018
[2]社区景观环境与老年人户外活动相关性研究与应用[D]. 成雪菲.北京工业大学 2017
[3]针对老年人在地安养模式的住宅内部空间可适性设计研究[D]. 蔚丹琦.吉林建筑大学 2017
[4]基于老年人幸福感视角下的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完善研究[D]. 张姣.河北大学 2017
[5]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D]. 杨凯元.吉林大学 2017
[6]严寒地区村镇养老模式及养老设施规划策略研究[D]. 李姝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7]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营模式研究[D]. 王正.云南大学 2016
[8]大城市近郊区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D]. 鄢浩.重庆大学 2016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体系构建[D]. 孙嘉临.西北大学 2016
[10]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 陈饶益.南京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21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2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