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新龙地区拉日马藏寨传统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1:46
多元的文化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民族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由古至今,康巴藏族地处汉藏过渡地带,成为两地文化碰撞之地。并因此孕育出独特的文化特征,而此地传统建筑更成为这些特征的外在体现。而今,高速运转的时代巨轮轻易碾压或涂改各具特色的村庄小镇,再建起千篇一律的城镇聚落。藏族居民的生活被介入,打破,多元的地域文化岌岌可危。对康巴藏区相关研究的归纳性总结,认识到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针对现今课题研究地区的薄弱地区选定新龙县拉日马乡藏寨,以具体实例,概括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研究。以求完善补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希望以此为基础,在适宜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保存此地建筑传统文脉,彰显地域特色,一则使居民久居而存之于后世,一则为他地所鉴,可资研考。课题的具体研究分为三大部分,五个章节,层层递进,力求全面客观的阐述拉日马藏寨传统建筑。第一部分为第二章,主要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查在宏观上针对新龙县的自然,人文背景进行梳理。包括地理学,气候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在此背景的基础上简单分析其对藏寨建筑聚落与单体形成的影响...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成果
1.2.2 港澳台地区藏区研究成果
1.2.3 大陆地区研究成果
1.2.4 四川藏区传统建筑研究思考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相应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拉日马乡自然与文化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地貌
2.1.2 平缓临水,线性发展—择址布局
2.1.3 气候资源
2.1.4 环山面水,冬暖夏爽—建筑朝向与单体
2.1.5 区域交通与人文资源
2.1.6 汉藏交融—技术与物质交流
2.2 人文背景综述
2.2.1 建置
2.2.2 族源探究
2.2.3 域内民俗与宗教文化
2.2.4 生产与生活方式
2.3 人文背景对藏寨建筑的影响
2.3.1 水草茂盛,下仓上住—选址与功能
2.3.2 藏族建筑文化综述
2.3.3 绝对中心—寺庙,宗教信仰的承载物
2.4 小结
第三章 拉日马藏寨聚落空间形态
3.1 以寺为主,辐射扩展—藏寨择址与布局发展
3.1.1 藏寨择址影响因素
3.1.2 布局发展
3.1.3 形成原因
3.2 藏寨聚落组成要素
3.2.1 建筑物
3.2.2 景观环境
3.2.3 构筑物
3.2.4 居民组成现状
3.2.5 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藏寨聚落空间形态要素规律
3.3.1 聚落空间实例
3.3.2 平面布局类型
3.3.3 空间形态演变
3.3.4 景观视觉体验
3.3.5 街道界面与巷道空间
3.3.6 节点空间
3.4 小结
第四章 藏寨建筑特征及成因
4.1 藏寨公共建筑实例
4.1.1 扎宗寺
4.1.2 转经房与长廊
4.2 公共建筑特征
4.2.1 纯粹而规则-功能与平面形态
4.2.2 丰富而传统-空间结构
4.2.3 化零为整-立面形态
4.2.4 大巧若拙-建筑装饰与颜色
4.3 藏寨民居实例
4.3.1 1 区2号宅
4.3.2 1 区32号宅
4.3.3 1 区46号宅
4.3.4 2 区20号宅
4.3.5 2 区27号宅
4.4 民居建筑特征与成因分析
4.4.1 平面功能
4.4.2 空间形态
4.4.3 结构构造特点
4.4.4 形体立面风格
4.4.5 建筑装饰与颜色
4.4.6 石板屋顶
4.5 小结
第五章 拉日马藏寨的保护思考
5.1 拉日马藏寨现存问题
5.1.1 居民使用现状及问题
5.1.2 藏寨建筑环境现状及问题
5.1.3 发展规划现状及问题
5.2 拉日马藏寨保护发展思考
5.2.1 价值认定
5.2.2 应时而生—藏寨的重新定位
5.2.3 激发活力—功能片区的重新划分与整合
5.2.4 肌理延续—道路交通的重生
5.2.5 维持生命力—聚落的整体保护修缮
5.2.6 更新再生—建筑的重新定义与适应性改造
5.2.7 长久发展—管理及后续保证制度的建立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探源[J]. 李先逵. 建筑. 2016(16)
[2]从边缘到中心:晚清民国西康行政地位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何一民,刘杨,何永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8)
[3]汉人移民与清代金川屯区地域社会的重构及发展[J]. 曾现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8)
[4]《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影响[J]. 王贵祥. 世界建筑. 2016(01)
[5]从清末巴塘官话教育认识藏汉民众交往[J]. 秦和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承前启后:锡良督川时期筹瞻川属考[J]. 潘崇. 史林. 2015(03)
[7]瞻对工布朗结事件对清末汉藏关系的影响[J]. 玉珠措姆. 中国藏学. 2015(02)
[8]四川山巴乡安多藏族民居空间解析[J]. 陈一颖. 四川建筑. 2014(02)
[9]四川藏区城镇浅析——以德格更庆镇藏族传统聚落为例[J]. 杨炎为,陈颖,田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2)
[10]宁玛派在四川藏区的形成与传播[J]. 杨环. 中华文化论坛. 2013(11)
博士论文
[1]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 王开队.暨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川藏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民居设计研究[D]. 王倩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川藏茶马古道沿线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四川藏区)[D]. 张曦.重庆大学 2015
[3]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研究[D]. 赵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装饰研究[D]. 季云龙.西南交通大学 2014
[5]嘉绒藏族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更新与发展研究[D]. 白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6]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乡城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 郝晓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7]马尔康直波藏寨民居建筑研究[D]. 朱荣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8]川西沙尔宗嘉绒藏族民居研究[D]. 张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9]清嘉庆二十五年至二十世纪末四川藏区的政区变迁[D]. 刘娇艳.云南大学 2011
[10]四川甘孜州藏族民居研究[D]. 谢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5718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成果
1.2.2 港澳台地区藏区研究成果
1.2.3 大陆地区研究成果
1.2.4 四川藏区传统建筑研究思考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相应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拉日马乡自然与文化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地貌
2.1.2 平缓临水,线性发展—择址布局
2.1.3 气候资源
2.1.4 环山面水,冬暖夏爽—建筑朝向与单体
2.1.5 区域交通与人文资源
2.1.6 汉藏交融—技术与物质交流
2.2 人文背景综述
2.2.1 建置
2.2.2 族源探究
2.2.3 域内民俗与宗教文化
2.2.4 生产与生活方式
2.3 人文背景对藏寨建筑的影响
2.3.1 水草茂盛,下仓上住—选址与功能
2.3.2 藏族建筑文化综述
2.3.3 绝对中心—寺庙,宗教信仰的承载物
2.4 小结
第三章 拉日马藏寨聚落空间形态
3.1 以寺为主,辐射扩展—藏寨择址与布局发展
3.1.1 藏寨择址影响因素
3.1.2 布局发展
3.1.3 形成原因
3.2 藏寨聚落组成要素
3.2.1 建筑物
3.2.2 景观环境
3.2.3 构筑物
3.2.4 居民组成现状
3.2.5 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藏寨聚落空间形态要素规律
3.3.1 聚落空间实例
3.3.2 平面布局类型
3.3.3 空间形态演变
3.3.4 景观视觉体验
3.3.5 街道界面与巷道空间
3.3.6 节点空间
3.4 小结
第四章 藏寨建筑特征及成因
4.1 藏寨公共建筑实例
4.1.1 扎宗寺
4.1.2 转经房与长廊
4.2 公共建筑特征
4.2.1 纯粹而规则-功能与平面形态
4.2.2 丰富而传统-空间结构
4.2.3 化零为整-立面形态
4.2.4 大巧若拙-建筑装饰与颜色
4.3 藏寨民居实例
4.3.1 1 区2号宅
4.3.2 1 区32号宅
4.3.3 1 区46号宅
4.3.4 2 区20号宅
4.3.5 2 区27号宅
4.4 民居建筑特征与成因分析
4.4.1 平面功能
4.4.2 空间形态
4.4.3 结构构造特点
4.4.4 形体立面风格
4.4.5 建筑装饰与颜色
4.4.6 石板屋顶
4.5 小结
第五章 拉日马藏寨的保护思考
5.1 拉日马藏寨现存问题
5.1.1 居民使用现状及问题
5.1.2 藏寨建筑环境现状及问题
5.1.3 发展规划现状及问题
5.2 拉日马藏寨保护发展思考
5.2.1 价值认定
5.2.2 应时而生—藏寨的重新定位
5.2.3 激发活力—功能片区的重新划分与整合
5.2.4 肌理延续—道路交通的重生
5.2.5 维持生命力—聚落的整体保护修缮
5.2.6 更新再生—建筑的重新定义与适应性改造
5.2.7 长久发展—管理及后续保证制度的建立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探源[J]. 李先逵. 建筑. 2016(16)
[2]从边缘到中心:晚清民国西康行政地位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何一民,刘杨,何永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8)
[3]汉人移民与清代金川屯区地域社会的重构及发展[J]. 曾现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8)
[4]《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影响[J]. 王贵祥. 世界建筑. 2016(01)
[5]从清末巴塘官话教育认识藏汉民众交往[J]. 秦和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承前启后:锡良督川时期筹瞻川属考[J]. 潘崇. 史林. 2015(03)
[7]瞻对工布朗结事件对清末汉藏关系的影响[J]. 玉珠措姆. 中国藏学. 2015(02)
[8]四川山巴乡安多藏族民居空间解析[J]. 陈一颖. 四川建筑. 2014(02)
[9]四川藏区城镇浅析——以德格更庆镇藏族传统聚落为例[J]. 杨炎为,陈颖,田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2)
[10]宁玛派在四川藏区的形成与传播[J]. 杨环. 中华文化论坛. 2013(11)
博士论文
[1]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 王开队.暨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川藏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民居设计研究[D]. 王倩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川藏茶马古道沿线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四川藏区)[D]. 张曦.重庆大学 2015
[3]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研究[D]. 赵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装饰研究[D]. 季云龙.西南交通大学 2014
[5]嘉绒藏族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更新与发展研究[D]. 白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6]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乡城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 郝晓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7]马尔康直波藏寨民居建筑研究[D]. 朱荣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8]川西沙尔宗嘉绒藏族民居研究[D]. 张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9]清嘉庆二十五年至二十世纪末四川藏区的政区变迁[D]. 刘娇艳.云南大学 2011
[10]四川甘孜州藏族民居研究[D]. 谢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5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2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