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减隔震联合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30 07:43
  本文以位于高烈度区(9度,近场系数1.5)的实际工程结构作为研究载体,采用有限元软件盈建科、ETABS、Perform-3D进行分析,基于现行规范,针对目前减隔震联合设计方法的不足,进行探讨与研究,其中集中讨论与解决的问题为:1)提出了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减隔震联合设计实用方法,总结出在结构不同设计顺序下的减隔震联合设计流程。2)分别对黏滞阻尼器-隔震结构、金属阻尼器-隔震结构进行了减隔震联合设计的工程案例分析,揭示了在不同的设计顺序下,不同类型阻尼器-隔震结构的性能特点及差异。3)对进行结构优化的黏滞阻尼器-隔震结构、金属阻尼器-隔震结构进行了工程案例分析,对比了在不同设计顺序下结构性能特点与优化前后的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在完成上述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无论黏滞阻尼器-隔震结构还是金属阻尼器隔震结构,在两种不同设计顺序下,隔震后结构周期,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有差别。两种设计顺序的减震系数不同,导致换算后的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不同,减震设计部分的结果会有差异,求得的附加阻尼比与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也均存在差异。(2)对于黏滞阻尼器-...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减隔震联合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减震结构设计流程

隔震结构,设计流程,隔震设计,减震系数


图 2-2 隔震结构设计流程隔震设计流程震设计流程如图 2-3,设计具体步骤如下:工程设计需求,确定合理的减震设计与隔震设计目标。软件的原模型验证误差,选取地震波,对无控结构进行隔数及布置方案。进行结构时程分析,进行抗风验算,偏心确定隔震设计的方案,并在设防地震作用下求得减震系数。设计的目标,判断求得的减震系数等是否满足设计目标与回隔震设计。结构减震设计。因为减震设计是在隔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出隔震后上部结构的响应,减震系数是能清晰反映结构隔减震系数换算为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方法进行上部结

标准层平面图,三维模型,金属阻尼器,隔震设计


黏滞阻尼器-隔震联合设计工程应用及金属阻尼器-隔震联合设计工程应用,不同设计顺序下的结构性能对比以及与直接设计法分析进行对比。3.1 工程概况与设计目标本章采用的工程实例为某小学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 5 层,总高 21.1m,长 51.87m,宽 20.57m,结构三维模型和标准层平面图如图 3-1 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4g,场地 3km 内存在地震断裂带,根据《抗规》3.10.3 及 12.2.2,近场影响系数取 1.5,即多遇地震下的 0.48max 。场地类别Ⅱ类,特征周期 0.4s,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基本风压 0.4kN/m2,地面粗糙度 A 类。该结构的隔震设计目标是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由 9(0.4g)降至 7(0.15g),考虑近场系数 1.5。该结构减震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减震技术赋予结构一定附加阻尼比,以此进行结构配筋优化。研究对象为黏滞阻尼器-隔震结构以及金属阻尼器-隔震结构,分别探讨了先进行隔震设计、先进行减震设计的工程应用。


本文编号:3372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72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