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现象透明性的岭南私家园林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04:13
  1964年由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柯林·罗提出的经典理论“透明性”,在西方现代主义发展的里程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作为一种客观的分析手法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发展。文章中详细论述了“透明性”理论的内涵及其延伸意义,从而形成一种对于现代建筑的评价和解读方法。透明性的两个要素:秩序(将透明性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层次(形式的操作和评价手法),比如层化,界面化等等。透明性更多的是建筑(包括建成的未建成的)和人之间的思维和视觉的互动关系,也就是空间中的暧昧性。而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特质恰好包含了含糊不确定的形式构成和多维的空间感受,吻合透明性的分析基础。同时,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兴起于同时,山水画很多经典的画论,都对园林的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理论常互相渗透。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望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对应到西方现代建筑中就是空间的“宽度、深度和高度”。这与西方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主义建筑的重大启发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试图剥离传统岭南庭园的古典造型、装饰等“表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在风格表现、空间组织、空...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外建筑透明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1.3 国内关于岭南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框架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透明性”理论简述
    2.1 理论背景
        2.1.1 格式塔心理学
        2.1.2 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原理
        2.1.3 格式塔心理学对透明性理论的启发
    2.2 透明性的概念及分类
    2.3“透明性”理论从绘画到建筑的发展
        2.3.1 立体主义绘画
        2.3.2 现代主义建筑
        2.3.3 透明性与建筑
    2.4“深空间”和“浅空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岭南私家园林的特点及其与透明性的关系
    3.1 岭南私家园林发展概述
    3.2 岭南私家园林基本特征
        3.2.1 造园理念
        3.2.2 园林特征
    3.3 岭南私家园林的现代性
        3.3.1 中西合璧的风格表现
        3.3.2 图底互换的空间表达
        3.3.3 流动性的空间组织
        3.3.4 几何化的形态构成
    3.4 岭南私家园林与“透明性”理论的关联性
        3.4.1 立体主义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透明性”在岭南私家园林庭院空间中的表达
    4.1 总图网格秩序的缝合(总体布局层面)
        4.1.1 案例一--清晖园和楚芗园旧址
        4.1.2 案例二--番禺余荫山房
        4.1.3 案例三--东莞可园
    4.2 建筑空间的平面透明(建筑空间层面)
        4.2.1 案例一--清晖园旧址
        4.2.2 案例二--樟林西塘
        4.2.3 案例三--潮阳西园
        4.2.4 案例四--东莞可园
    4.3 庭院空间的浅空间暗示(庭院空间造景)
        4.3.1 浅空间景面营造
        4.3.2 对景的“偏差”
    4.4 感官体验的透明叠加(感官层面)
        4.4.1 光影对视觉的引导和暗示
        4.4.2 知觉体验对于空间氛围的营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岭南私家园林中塑造“透明性”空间的手法总结
    5.1 空间组织的整体性
        5.1.1 空间单元规整有序
        5.1.2 空间叠合
        5.1.3 立面空间的“微雕化”和“透雕化”--空间界面的渗透性
    5.2 空间关系的网络化
        5.2.1 景象要素和景象引导
        5.2.2 视线引导----藏与露和以多种方式反复识读
        5.2.3 路径引导----动线系统的叠加
    5.3 景象与景面的塑造
    5.4 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风格对比
        5.4.1 规模
        5.4.2 布局形态
        5.4.3 建筑布置
        5.4.4 整体性
        5.4.5 空间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例应用----广州市文化馆项目
    6.1 项目概况
    6.2 广绣风雅园
        6.2.1 整体性的空间组织
        6.2.2 网络化的空间关系
        6.2.3 景象和景面的塑造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41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1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