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考虑土拱效应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发布时间:2021-09-29 23:42
  深入分析路堤中心线一个桩中心距范围内路堤填土—加筋垫层—复合地基的相互作用,借助"自然平衡拱"理论分析路堤填土中的土拱效应,将双向增强复合地基中的桩、桩间土视为不同刚度的弹簧体系,土工加筋垫层视为置于弹性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梁上作用经土拱效应调整的路堤荷载,梁下作用桩、桩间土提供的竖向反力,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提出了考虑土拱作用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沉降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公路工程. 2020,45(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考虑土拱效应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研究对象分析单元

受力图,路堤,受力,轴线


路堤填土中的土拱效应是在填土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填土不均匀位移,路堤填土调整自身变形以承载自重而形成的。自然形成的路堤土拱,其形状及结构必然是最合理的,因为土体具有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所以拱轴线上剪力、弯矩为零,只有轴力。根据结构力学分析,如图2所示,则拱轴线方程为:y=- 4f s ′ 2 x 2 +f?????? ??? (2)

受力图,垫层,受力,粗估


qs=bksws (5)式中:ks为桩间土地基反力系数,与土的性质和基础尺寸有关,可通过室内模型或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查经验值表粗估;ws为桩间土的沉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桩承式路堤中土拱形态与成拱过程中土拱效应研究[J]. 杨涛,王刚刚,闫业强,李国维.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4)
[2]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发挥过程研究[J]. 费康,陈毅,王军军.  岩土力学. 2013(05)
[3]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机理分析[J]. 张军,郑俊杰,马强.  岩土工程学报. 2010(09)
[4]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J]. 陈昌富,周志军.  岩土力学. 2009(09)
[5]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J]. 赵明华,刘敦平,张玲.  工程力学. 2009(02)
[6]桩的差异对基础梁内力的影响及其算法[J]. 周光龙.  湖南大学学报. 1985(03)

博士论文
[1]“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变形计算研究[D]. 刘猛.湖南大学 2016
[2]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张玲.湖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红层松软土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测试与数值分析[D]. 孙亚婷.西南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1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