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农村沼气和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15:33
山东地区农村冬季供暖主要以传统的燃煤方式为主,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不断减少,环境污染加剧,沼气和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用在农村地区冬季供暖领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山东地区农村丰富的沼气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资源,同时可以解决单一能源供暖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现场测试等方式对山东地区农村目前的供暖现状做了调查研究,得到农村建筑能耗较高,冬季采暖方式使用火炉、土炕、土暖气、电暖气等传统方式较多,太阳能和沼气在农村作为生活热水的来源使用的比较多,其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很低,在山东地区农村发展沼气和太阳能联合供暖拥有充足的资源,且农村居民拥有迫切的愿望改进目前的冬季采暖方式;接着针对山东地区农村目前的供暖现状,建立一种沼气和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通过对系统各个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建筑热负荷,沼气池热负荷,太阳能集热等方面都满足农村居民的冬季采暖需求,在山东地区的农村建立沼气和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是一种节能减排的可持续供暖方式。然后通过建立山东地区农村沼气和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并运行,可以解决山东地区冬季沼气产气量低的问题,联合...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图 1-2 KVIC 沼气发电系统示意图生物质气化技术早在 18 世纪就出现了[13],因为世界大战和煤炭的不断减少,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沼气方面的利用早在 20 世纪就已经产生,沼气热电联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而且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的国家[14],在 1927 年德国就可以利用沼气发电,建立了利用电加沼气池产气量的循环产气产电系统。德国政府通过颁布优惠政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比,进一步得出了我国与国际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差距和不足。李文博等[27]分析了我国农村冬季采暖现状,提出了太阳能与沼气联合供暖系统的可能性,并总结了联合供暖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优点和发展前景。王泽龙[28]在经济上对生物质能供热作了分析,得出生物质能供暖系统中生物质能燃烧器和原料是影响系统节能性的参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热声发电技术研究进展[J]. 李潜葛,罗恩博,吴张华,余国瑶,戴巍,罗二仓,苏适,陆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12)
[2]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冬季供暖试验研究[J]. 王纯,姜曙光,程博,马云鹤,段琪,黄玉薇. 太阳能学报. 2016(03)
[3]多种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 季杰,于志,孙炜,陈海飞,蔡靖雍. 太阳能学报. 2016(02)
[4]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结果分析[J]. 彭莉,郭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12)
[5]小康社会的能源环境与政策选择[J]. 徐小杰,程覃思. 中国发展观察. 2014(12)
[6]太阳能-水源热泵多能互补供暖系统实验研究[J]. 马洪亭,张传龙,宋肖的,梁普,张于峰,邓娜. 太阳能学报. 2014(11)
[7]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内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J]. 王艳芹,胡成昌,付龙云,袁长波,杨光,宋效宗,边文范,刘英,姚利. 中国沼气. 2014(04)
[8]不同工艺沼气池产气效果比较研究[J]. 徐庆贤,官雪芳,林碧芬,钱蕾,林斌.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1)
[9]仿真软件在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中适用性探讨[J]. 蒋光银,侯书林,赵立欣,孟海波,田宜水.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05)
[10]气候变化下我国建筑能耗演化规律研究[J]. 刘大龙,刘加平,杨柳. 太阳能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北方供暖“零煤耗”农宅实现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D]. 杨铭.清华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生物质锅炉辅助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研究[D]. 李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2]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散热器采暖系统中室内热环境研究[D]. 王磊磊.兰州理工大学 2007
[3]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中室内热环境研究[D]. 王立璞.兰州理工大学 2007
[4]寒区温室太阳能—锅炉联合供热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D]. 张彦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5]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小城镇住宅建筑中应用技术的研究[D]. 卜亚明.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3441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图 1-2 KVIC 沼气发电系统示意图生物质气化技术早在 18 世纪就出现了[13],因为世界大战和煤炭的不断减少,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沼气方面的利用早在 20 世纪就已经产生,沼气热电联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而且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的国家[14],在 1927 年德国就可以利用沼气发电,建立了利用电加沼气池产气量的循环产气产电系统。德国政府通过颁布优惠政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比,进一步得出了我国与国际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差距和不足。李文博等[27]分析了我国农村冬季采暖现状,提出了太阳能与沼气联合供暖系统的可能性,并总结了联合供暖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优点和发展前景。王泽龙[28]在经济上对生物质能供热作了分析,得出生物质能供暖系统中生物质能燃烧器和原料是影响系统节能性的参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热声发电技术研究进展[J]. 李潜葛,罗恩博,吴张华,余国瑶,戴巍,罗二仓,苏适,陆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12)
[2]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冬季供暖试验研究[J]. 王纯,姜曙光,程博,马云鹤,段琪,黄玉薇. 太阳能学报. 2016(03)
[3]多种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 季杰,于志,孙炜,陈海飞,蔡靖雍. 太阳能学报. 2016(02)
[4]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结果分析[J]. 彭莉,郭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12)
[5]小康社会的能源环境与政策选择[J]. 徐小杰,程覃思. 中国发展观察. 2014(12)
[6]太阳能-水源热泵多能互补供暖系统实验研究[J]. 马洪亭,张传龙,宋肖的,梁普,张于峰,邓娜. 太阳能学报. 2014(11)
[7]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内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J]. 王艳芹,胡成昌,付龙云,袁长波,杨光,宋效宗,边文范,刘英,姚利. 中国沼气. 2014(04)
[8]不同工艺沼气池产气效果比较研究[J]. 徐庆贤,官雪芳,林碧芬,钱蕾,林斌.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1)
[9]仿真软件在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中适用性探讨[J]. 蒋光银,侯书林,赵立欣,孟海波,田宜水.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05)
[10]气候变化下我国建筑能耗演化规律研究[J]. 刘大龙,刘加平,杨柳. 太阳能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北方供暖“零煤耗”农宅实现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D]. 杨铭.清华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生物质锅炉辅助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研究[D]. 李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2]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散热器采暖系统中室内热环境研究[D]. 王磊磊.兰州理工大学 2007
[3]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中室内热环境研究[D]. 王立璞.兰州理工大学 2007
[4]寒区温室太阳能—锅炉联合供热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D]. 张彦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5]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小城镇住宅建筑中应用技术的研究[D]. 卜亚明.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5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