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媒介情境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协同更新

发布时间:2021-11-10 17:53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与公共建设转型期的挑战,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越发受到关注,而媒介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在信息时空的压缩下,空间的特征与属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已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原有的空间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传统的美学规律受到冲击,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也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本研究以媒介情境的视角,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媒介情境理论建构、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变迁原因、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外在显示特征、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媒介情境理论的建构,主要包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和媒介情境下的新发展、新需求。本研究将媒介相关理论引入建筑学范畴,通过对国内公共空间的演变与媒介相应的协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现象总结分析了媒介情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变迁原因和外在显示特征,从媒介的演化对社会情境、空间感知、公众行为造成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媒介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媒介情境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协同更新


协同论关键词分布

公共空间,趋势分析,相关文献,城市公共空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11-1.3.2国内研究现状1.3.2.1公共空间的文献综述国内对于公共空间的研究开始于西方学术界对比相对滞后,大约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渐出现了相关的研究,如图1-2所示。图1-2公共空间相关文献总体趋势分析在全国涉及城市公共空间的立法中,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尚属国内首创。《条例》在总则部分界定了公共空间的概念,所称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域内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公共使用和活动的场所,包括道路、公园、广尝绿地、体育场地、公共停车尝公共交通换乘站、城市滨水区域等。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提出了定义。城市公共空间的狭义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尝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用于各种活动,例如交通、贸易、表演、展览、体育、休闲、旅游、节日和交流[19]。与上文国外研究不同的是,国内的公共空间概念在引入时关注点只留存了作为建成环境的实体空间这一层含义,缺失了公共空间背后的社会含义。在改革开放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的公共空间项目大量建成,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与法律法规仍然有所欠缺。在很多国内的公共空间研究文献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大致上与城市开放空间画等号,这两种定义甚至可以相互替代使用。在实际的设计中,大多关注公共空间的形态、艺术、规划设计、景观设计这些表现形式上的手法,却常常忽略了公共空间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场所,为人们提供进行活动和交往的环

网络图,公共空间,关键词,中心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12-境,激发社会生活活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图1-3,图1-4可以看出适老性、空间句法、传统村落是近三年来公共空间研究新兴的议题,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新、公共艺术等热点课题则持续保持热度。图1-3公共空间为中心点的国内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1-4公共空间为中心点的近三年国内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通过对近几年的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文献,如表1-5所示,进行分析可发现,经过几个阶段的学术交流与课题研讨,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的著作也逐步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也始终没有放弃学科内的自我审视。在探讨当代公共空间的转型期的同时,也在应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并逐渐拓宽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与城市 城市作为媒介[J]. 斯考特·麦夸尔,潘霁.  时代建筑. 2019(02)
[2]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新时空 传播学视野中的传播与建筑[J]. 孙玮.  时代建筑. 2019(02)
[3]智能媒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转向初探[J]. 李凌燕,徐翔.  时代建筑. 2019(02)
[4]“位置即讯息”:位置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融合[J]. 许同文.  新闻记者. 2018(06)
[5]试论移动互联网时代“消失的地域”[J]. 金亮.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2)
[6]网络媒介植入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研究[J]. 郑奕亭.  艺术科技. 2017(08)
[7]从环境噪声控制到声景营造[J]. 康健.  科技导报. 2017(19)
[8]空间信息技术使用导向下的城市高密度公共空间发展策略[J]. 刘斯玮.  现代城市. 2016(04)
[9]朝向新的公共建筑——信息时代对公共与私密空间的重定义[J]. 邓钧.  中外建筑. 2016(10)
[10]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与设计[J]. 何凌华.  城市规划. 2016(09)

博士论文
[1]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 李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 周波.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的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策略研究[D]. 梁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2]互联网时代下公共空间变化探究及应对策略[D]. 郭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3]新媒介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D]. 孙翠翠.吉林建筑大学 2017
[4]可变与交互:“互联网+”时代的建筑空间初探[D]. 吕彬.东南大学 2017
[5]基于大数据的南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李芏.广西大学 2016
[6]信息时代社区交往空间研究[D]. 胡玉佳.北京建筑大学 2015
[7]大数据与PSPL调研法相结合的美国城市主街区公共空间调查与研究[D]. 王筱洲.华南理工大学 2014
[8]自主的媒介与自主的情境[D]. 李欣.山东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87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87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