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9:25
武汉的城市发展已进入了稳定期,城市建设开始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转变。2017年,武汉市社区规划试点采取多方参与、共同决策的规划方法,通过社区微更新微改造,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社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更新是关乎居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近些年来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历史韵味浓厚的武汉旧城区,大量的老旧社区无法满足当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出现社区生态结构失衡、社会阶层冲突、文化链打断、社区联系衰退等严重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这一深刻的历史变革背景下,社区更新需摈弃只注重表面的物质空间改造层面,应重视社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人文关怀,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本文通过对武汉老旧社区的历史变迁和现状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武汉老旧社区凋敝的原因以及武汉老旧社区的宝贵价值。提出“以人为本,遵从民愿”的社区更新改造理念,建立标准化的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工作方法,通过挖掘武汉老旧社区的既有资产价值,提炼影响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的关键要素,梳理出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的类型,提出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的设计对策,整合出老旧社区更新相...
【文章来源】: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是关乎武汉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
1.1.2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
1.2 关键词释义
1.2.1 社区的内涵
1.2.2 社区更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1 国外研究概述
1.4.2 国内研究概述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2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研究
2.1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研究主要框架
2.1.1 本章主要框架
2.1.2 武汉老旧社区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选定
2.2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变迁
2.2.1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起源
2.2.2 武汉老旧社区主要建筑类型
2.2.3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变迁
2.3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概况
2.3.1 武汉老旧社区区位分析及存量概况
2.3.2 武汉老旧社区物质空间现状分析
2.3.3 武汉老旧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2.3.4 武汉老旧社区文化传承、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2.4 武汉老旧社区凋敝原因分析
2.5 武汉老旧社区价值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3.1 “以人为本,遵从民愿”的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理念
3.2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工作方法——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3.2.1 我国目前老旧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3.2.2 建立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工作方法
3.3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研究
3.3.1 发现武汉老旧社区既有资产价值
3.3.2 影响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的关键要素
3.3.3 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类型
3.4 国内外社区更新改造案例分析
3.4.1 葡萄牙里斯本老城区圣保罗社区更新
3.4.2 重庆嘉陵桥西村更新改造的微观策略
3.5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对策
3.5.1 社区总体规划改造
3.5.2 社区建筑更新改造,提升景观品质
3.5.3 营造社区公共空间,激发社区活力
3.5.4 社区公共设施更新配套,应对现代社区多样化需求
3.5.5 加强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的更新策略
3.5.6 加强社区治理服务提升
3.5.7 注重社区文化传承,促进社区特色产业发展
3.6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技术要点
3.6.1 武汉老旧社区建筑更新改造
3.6.2 武汉老旧社区景观改造
3.6.3 武汉老旧社区“三线改造”和道路工程
3.7 本章小结
4 实践探索-以戈甲营社区部分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为例
4.1 戈甲营社区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戈甲营社区的历史变迁
4.2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4.2.1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原则
4.2.2 制定戈甲营社区更新公众参与计划
4.2.3 现场调研、访谈
4.3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研究
4.3.1 发现戈甲营社区既有资产(现状问题)
4.3.2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模式
4.4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
4.4.1 社区总平面改造
4.4.2 社区建筑更新改造
4.4.3 公共空间文化节点营造
4.4.4 公共服务设施更新
4.4.5 景观改造
4.4.6 巷道整治
4.4.7 加强社区自治力量
4.4.8 升级社区业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老旧居住小区“微改造”模式的探讨[J]. 杨鸿扬. 建材与装饰. 2018(26)
[2]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方法探究[J]. 黄瓴,沈默予. 规划师. 2018(02)
[3]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J]. 李芸. 唯实. 2017(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J]. 陈幽泓.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4)
[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J]. 肖莉. 建设科技. 2017(21)
[6]浅谈建国初期武汉职工住宅发展(1949~1965)[J]. 蔡璇,赵彬. 城市建筑. 2017(14)
[7]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步速的关系探讨[J]. 张铁梅,于普林,罗森林,王怀庆,刘幼硕,董碧蓉,杨云梅,曾学军,曾平,庞婧,韩怡文,宫环,张延,张恩毅,黎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06)
[8]社会资本视野中的社区建设:关系、参与和动力[J]. 王文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J]. 党建. 2012(12)
[10]单位型社区转型下的社区意识研究——以J社区为例[J]. 张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清华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基于公众参与的五里店街道社区边界优化方法研究[D]. 高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2]杭州老城区“街坊型”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D]. 楼瑛浩.浙江大学 2014
[3]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D]. 曲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4]基于“文化线路”思想的城市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策略研究[D]. 肖洪未.重庆大学 2012
[5]城市复杂节点及其整合策略研究[D]. 顾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9
[6]武汉市旧城区存量建设用地开发规划控制策略研究[D]. 黄蕾.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当代居民自建住宅[D]. 侯鑫.天津大学 2006
[8]从乡土建筑到现代农村建筑的有机更新[D]. 张金朝.昆明理工大学 2005
[9]论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D]. 黄琴.东南大学 2005
[10]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D]. 熊燕.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9389
【文章来源】: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是关乎武汉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
1.1.2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
1.2 关键词释义
1.2.1 社区的内涵
1.2.2 社区更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1 国外研究概述
1.4.2 国内研究概述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2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研究
2.1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研究主要框架
2.1.1 本章主要框架
2.1.2 武汉老旧社区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选定
2.2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变迁
2.2.1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起源
2.2.2 武汉老旧社区主要建筑类型
2.2.3 武汉老旧社区历史变迁
2.3 武汉老旧社区现状概况
2.3.1 武汉老旧社区区位分析及存量概况
2.3.2 武汉老旧社区物质空间现状分析
2.3.3 武汉老旧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2.3.4 武汉老旧社区文化传承、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2.4 武汉老旧社区凋敝原因分析
2.5 武汉老旧社区价值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3.1 “以人为本,遵从民愿”的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理念
3.2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工作方法——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3.2.1 我国目前老旧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3.2.2 建立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工作方法
3.3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研究
3.3.1 发现武汉老旧社区既有资产价值
3.3.2 影响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的关键要素
3.3.3 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类型
3.4 国内外社区更新改造案例分析
3.4.1 葡萄牙里斯本老城区圣保罗社区更新
3.4.2 重庆嘉陵桥西村更新改造的微观策略
3.5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对策
3.5.1 社区总体规划改造
3.5.2 社区建筑更新改造,提升景观品质
3.5.3 营造社区公共空间,激发社区活力
3.5.4 社区公共设施更新配套,应对现代社区多样化需求
3.5.5 加强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的更新策略
3.5.6 加强社区治理服务提升
3.5.7 注重社区文化传承,促进社区特色产业发展
3.6 武汉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技术要点
3.6.1 武汉老旧社区建筑更新改造
3.6.2 武汉老旧社区景观改造
3.6.3 武汉老旧社区“三线改造”和道路工程
3.7 本章小结
4 实践探索-以戈甲营社区部分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为例
4.1 戈甲营社区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戈甲营社区的历史变迁
4.2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4.2.1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原则
4.2.2 制定戈甲营社区更新公众参与计划
4.2.3 现场调研、访谈
4.3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研究
4.3.1 发现戈甲营社区既有资产(现状问题)
4.3.2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模式
4.4 戈甲营社区更新改造功能提升设计
4.4.1 社区总平面改造
4.4.2 社区建筑更新改造
4.4.3 公共空间文化节点营造
4.4.4 公共服务设施更新
4.4.5 景观改造
4.4.6 巷道整治
4.4.7 加强社区自治力量
4.4.8 升级社区业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老旧居住小区“微改造”模式的探讨[J]. 杨鸿扬. 建材与装饰. 2018(26)
[2]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方法探究[J]. 黄瓴,沈默予. 规划师. 2018(02)
[3]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J]. 李芸. 唯实. 2017(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J]. 陈幽泓.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4)
[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J]. 肖莉. 建设科技. 2017(21)
[6]浅谈建国初期武汉职工住宅发展(1949~1965)[J]. 蔡璇,赵彬. 城市建筑. 2017(14)
[7]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步速的关系探讨[J]. 张铁梅,于普林,罗森林,王怀庆,刘幼硕,董碧蓉,杨云梅,曾学军,曾平,庞婧,韩怡文,宫环,张延,张恩毅,黎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06)
[8]社会资本视野中的社区建设:关系、参与和动力[J]. 王文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J]. 党建. 2012(12)
[10]单位型社区转型下的社区意识研究——以J社区为例[J]. 张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清华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基于公众参与的五里店街道社区边界优化方法研究[D]. 高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2]杭州老城区“街坊型”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D]. 楼瑛浩.浙江大学 2014
[3]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D]. 曲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4]基于“文化线路”思想的城市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策略研究[D]. 肖洪未.重庆大学 2012
[5]城市复杂节点及其整合策略研究[D]. 顾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9
[6]武汉市旧城区存量建设用地开发规划控制策略研究[D]. 黄蕾.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当代居民自建住宅[D]. 侯鑫.天津大学 2006
[8]从乡土建筑到现代农村建筑的有机更新[D]. 张金朝.昆明理工大学 2005
[9]论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D]. 黄琴.东南大学 2005
[10]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D]. 熊燕.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9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8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