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模块化调温调湿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0: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有建筑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不仅能减少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还具有组装灵巧、施工简便等优点,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为了顺应模块化建筑的发展要求,本文将建筑墙体与半导体制冷装置相结合,研制出一种具有调温调湿性能的新型模块化功能墙。该墙体利用设置在墙体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调温调湿,可以对不同季节的室内环境进行调节控制,同时利用太阳能驱动制冷装置和风机运行,节约能源,提高了建筑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建筑墙体的功能化。本文根据所搭建的实验测试平台,对模块化调温调湿墙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和理论研究。分析了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调温调湿性能,对装置持续运行过程中的再生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夏季环境条件下,模块化调温墙在热端散热风速为4.5m/s,输入电压为11V的测试工况下,装置制冷量最大值可达248W,进出口空气温降为8.2℃;在华南地区冬季环境条件下,模块化调温墙在制热风速为4.5m/s,输入电压为14.8V的测试工况下,装置制热量最大值可达1...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模块化调温调湿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塞贝克效应原理图

原理图,原理图,珀尔,塞贝克效应


图 1-1 塞贝克效应原理图Figure 1-1 Seebeck effect schematic的发现表明两个导体之间的温度场能量被转换成电偶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测量温度外现新的半导体材料(如碲化铅和硅),塞贝克效应贴效应珀尔贴 1834 年发现:当在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组在两导体的两连接处,会产生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种现象为珀尔贴效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珀尔和接头处的温度有关,与其他性质无关。

原理图,夏季工况,原理图,热端


第二章 实验测试系统本实验系统由两部分实验装置构成。本章分别介绍了模块化调温调湿墙的工理和测试系统,并分别对两部分实验装置的测试方案进行了讨论。.1 模块化调温测试装置.1.1 工作原理模块化调温墙体的工作原理:室外空气由墙体的外进风口进入墙体内部,半制冷片开启时冷端和热端分别产生冷量和热量。通过半导体两端的热管散热装室外空气降温或加热来获得冷空气和热空气,夏季时开启冷端出风口,将半导得的冷风通入室内,热风排往室外。冬季开启热端出风口,将半导体热端制得风通入室内,冷风排往室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如 2-1、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块化建筑与传统装配式建筑的对比研究[J]. 于宏,叶景荣.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8(12)
[2]聚苯乙烯模块墙体空腔简易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应用[J]. 苏云辉,陈宁.  施工技术. 2017(16)
[3]预配建筑模块化发展综述[J]. 杨晓庄,李昕蔚.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7)
[4]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 庄丽,白国庆,董骅,李晓聪.  价值工程. 2017(17)
[5]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简述[J]. 韩赟聪,王江.  居舍. 2017(16)
[6]我国装配式建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J]. 兰兆红,严伟.  价值工程. 2017(15)
[7]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可行性研究[J]. 张鹏.  山西建筑. 2017(11)
[8]广州地区校园夏季室外热环境舒适性研究[J]. 赵凌君,李丽,周孝清,陈绕超.  建筑科学. 2016(08)
[9]半导体制冷箱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J]. 赵福云,常菁菁,刘娣,蔡阳.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3)
[10]绿色石质房屋建筑构件自动化生产工艺规划及专用装备研发[J]. 杨子江,张进生,王志,刘庆龙,于家伟.  机床与液压. 2016(07)

硕士论文
[1]模块化钢框架新型连接节点及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 刘明扬.青岛理工大学 2018
[2]吸附—再生一体式除湿器传热传质研究[D]. 吕宁.东南大学 2015
[3]除湿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D]. 周斌全.东南大学 2015
[4]太阳能热电一体化墙体实验研究[D]. 卢豪.湖南大学 2014
[5]基于热管散热器的半导体制冷箱冷热端传热特性研究[D]. 马广青.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深圳市墙体绿化现状简析及“垂直绿色模块化构件”系统设计[D]. 高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7]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变电站室外端子箱除湿器的研制[D]. 岳增坤.华北电力大学 2012
[8]模块化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研究[D]. 曲媛媛.苏州大学 2009
[9]小型热电制冷(除湿)器的开发与研究[D]. 谢玲.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97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97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