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漏损研究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6 08:10
针对1999年到2018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收录的供水管网漏损研究论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开展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已经形成基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可细化为漏损识别、压力管理、漏损机制、计量评估、资产管理、管理平台、效能评估、分区管理、漏损定位、传感器应用及优化设计11个研究主题。分析了各主题的发展现状,明确了该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给水排水. 2020,5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
上述11个聚类可进一步归纳为方法论、控制技术与信息化三个研究方向,其知识结构如图2所示。三个方向相辅相成:方法论从理论角度指导控制技术的开发及信息化的发展;控制技术从实践角度促进方法论的完善及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从数据角度支撑控制技术的实施及方法论的完善。2.2 漏损控制方法论
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以聚类网络的形式输出(见图1),聚类个数与模块系数反映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聚类个数为该研究领域可划分的主要研究主题数;而模块化系数度量文献聚类的程度,该系数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构越稳固[4-5]。图3为从1999年开始,分别截至2012年到2018年,漏损研究论文的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结果,圆点尺寸与截至年当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呈正比。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8年,聚类个数处于上升态势,说明漏损研究不断细化;同时,2014年之后,聚类的模块化系数整体较高,说明聚类结构比较稳固,表明漏损研究的知识结构相对完善。3.4 文献共被引分析时间线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基于水平衡分析与分区管理的管网漏损评价、监测与控制技术[J]. 杨晓芳,徐强,王东升. 给水排水. 2017(05)
[2]全球主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调研结果汇编[J]. 曹徐齐,阮辰旼. 净水技术. 2017(04)
[3]利用DMA分区技术降低管网漏损率[J]. 李晓华,魏占锋. 给水排水. 2016(S1)
[4]上海市供水管网信息化平台构建与应用[J]. 戴婕,张东. 给水排水. 2015(12)
[5]Review on water leakage control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th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benefits[J]. Qiang Xu,Ruiping Liu,Qiuwen Chen,Ruonan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05)
[6]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佛山市第二水源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 何芳,李岚. 给水排水. 2010(07)
[7]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独立计量分区优化[J]. 徐强,陈求稳,刘锐平,顾军农. 给水排水. 2008(03)
本文编号:3498483
【文章来源】:给水排水. 2020,5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
上述11个聚类可进一步归纳为方法论、控制技术与信息化三个研究方向,其知识结构如图2所示。三个方向相辅相成:方法论从理论角度指导控制技术的开发及信息化的发展;控制技术从实践角度促进方法论的完善及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从数据角度支撑控制技术的实施及方法论的完善。2.2 漏损控制方法论
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以聚类网络的形式输出(见图1),聚类个数与模块系数反映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聚类个数为该研究领域可划分的主要研究主题数;而模块化系数度量文献聚类的程度,该系数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构越稳固[4-5]。图3为从1999年开始,分别截至2012年到2018年,漏损研究论文的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结果,圆点尺寸与截至年当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呈正比。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8年,聚类个数处于上升态势,说明漏损研究不断细化;同时,2014年之后,聚类的模块化系数整体较高,说明聚类结构比较稳固,表明漏损研究的知识结构相对完善。3.4 文献共被引分析时间线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基于水平衡分析与分区管理的管网漏损评价、监测与控制技术[J]. 杨晓芳,徐强,王东升. 给水排水. 2017(05)
[2]全球主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调研结果汇编[J]. 曹徐齐,阮辰旼. 净水技术. 2017(04)
[3]利用DMA分区技术降低管网漏损率[J]. 李晓华,魏占锋. 给水排水. 2016(S1)
[4]上海市供水管网信息化平台构建与应用[J]. 戴婕,张东. 给水排水. 2015(12)
[5]Review on water leakage control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th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benefits[J]. Qiang Xu,Ruiping Liu,Qiuwen Chen,Ruonan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05)
[6]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佛山市第二水源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 何芳,李岚. 给水排水. 2010(07)
[7]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独立计量分区优化[J]. 徐强,陈求稳,刘锐平,顾军农. 给水排水. 2008(03)
本文编号:349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9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