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5 22:10
  将钢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构件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剪切强度、延展性等性能,因此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对SFR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本文通过综述分析,对SFR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罗列如下:1.运用平衡理论和梁-拱效应分析SFRC无腹筋梁的抗剪机理,分析其破坏形态,并依据劈裂破坏理论采用SFRC抗拉强度计算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纤维对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的贡献为其对SFRC抗拉强度增强的假定,提出了 SFR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2.基于600多组SFRC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 SFRC无腹筋梁斜截面平均剪应力与抗拉强度的关系,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与纵筋配筋率、剪跨比、钢纤维含量特征值的关系及其尺寸效应。结果表明:SFRC无腹筋梁斜截面平均剪应力与抗拉强度呈正比例关系,且随着剪跨比增大,其影响系数逐渐减小;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呈反比例关系,与纵筋配筋率正相关;钢纤维的加入可以削弱SFRC无腹筋梁...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技术路线图

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梁的眺离摊葺力图

裂缝群,破坏形态,无腹筋梁,梁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梁发生剪切破坏。与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的破坏形态相比,SFRC梁前期开裂后,??数量较多,形成裂缝群,最终裂缝群逐渐积聚成一条主斜裂缝,SFRC梁发生失效??。因此将SFRC无腹筋梁的破坏形态分为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破坏??当剪跨比较大时(^?>3.5),梁沿受拉钢筋的分裂产生的失效称为斜拉破坏。如图2-2??。SFRC梁从开裂至构件全部破坏,整个过程非常迅速,基本没有征兆。当荷载不??大,主裂缝在支撑端附近扩展为斜向剪切裂缝,形成剪切跨度内不利的斜向裂缝。??近临界阶段时,在剪切跨度内,沿压缩应力轨迹观察到两个或三个对角裂纹,最后,??一个对角裂纹扩展并扩展为主张裂纹。斜拉破坏的原因是:截面上主拉应力超过了??C的抗拉强度。在这种破坏形态下,抗剪承载力最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斜截面受剪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 李长永,聂旭,康星星,彭超,张晓燕,赵顺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2]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性能研究[J]. 赵顺波,赵兵,李广欣,潘丽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3]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剪切韧性试验研究[J]. 黄伟,卞祝,陈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4]钢筋超高性能混合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J]. 刁波,封云,叶英华,杨松霖.  工业建筑. 2012(11)
[5]钢筋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剪性能的尺寸效应试验研究[J]. 杜修力,袁健,周宏宇,张建伟,李振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5)
[6]钢纤维对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J]. 刘岳鑫,丁一宁,刘思国.  混凝土. 2009(10)
[7]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实用设计方法[J]. 赵军,高丹盈,朱海堂.  建筑结构. 2005(04)
[8]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 赵军,朱海堂,高丹盈.  河南科学. 2003(05)
[9]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强度的回归分析[J]. 赵玲,杨鼎宜.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10]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计算方法[J]. 高丹盈,赵军,朱海堂,张启明.  水力发电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 杨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4
[2]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度及钢纤维替代箍筋的有效性[D]. 刘岳鑫.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钢纤维对自密实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D]. 刘亚军.大连理工大学 2009
[4]高强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 潘柏荣.湖南大学 2009
[5]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姜鹏.郑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37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537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